西安市鄠邑区:明筑钟楼原名文昌阁重修改名大观楼居城中亦叫中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安市鄠邑区钟楼,明崇祯八年(1635)由知县张宗孟倡议修建,以兴文风,供奉文昌帝君,名文昌阁,清康熙二十年(1681)、乾隆十年(1745)重修,重修后称大观楼。其结构和形制仿西安钟楼而建,钟楼。因其位居县城中心,故亦名中楼。钟楼上下三层,一层为高大砖砌基座,四面辟有砖券门洞,门额嵌有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扁额。楼阁两层,重檐三滴水攒尖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四面有围廊。清诗人李雪作《登大观楼》诗曰:“渺渺终南此共齐,层楼天半锁丹梯,卷帘眼底乾坤小,开牖空中日月低”。钟楼现作为文物陈列馆使用。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