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正在合肥上大学,学费靠国家免息贷款,生活费主要靠老爸资助,自己也会尽可能找兼职赚一点钱,做家教是最常用的办法。上学的时候,就在合肥本地,放假的时候,回到县城,也能找到机会。
有一年暑假,我的高中同桌,也是我的好朋友,因为自己暑假不回家,把我推荐给了她同小区的一个阿姨。阿姨是为她马上读初三的儿子小伟的家教。初到阿姨家,见到了小伟的家人,爸爸妈妈都在国企有着体面的工作,爷爷曾是我们县人民医院的院长,现在退休在家。这家人条件很好,人也很和善有修养,待人礼貌周到,并不因为我是个穷学生就趾高气扬。
再说到小伟,正是天真烂漫的好年纪,虽然不爱学习,但是性格却不讨厌,总是在我讲题的时候插科打诨,姐姐长姐姐短的问东问西,无非为了逃避不感兴趣的学习。虽然我已经尽力了,但是对他的学习没有帮上什么忙。阿姨倒也不介意,大概是很懂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性格,知道我十有八九降不住这尊大佛,也就是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他能多花点时间坐下来学习功课而已。
除了大方的薪水,阿姨最后还额外送给我一张圣得西的购物卡,让我得以给老爸买下第一件好衬衫。我一直很感念他们的友好。只是当时单纯地觉得小伟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成绩不好还不努力,以后考不上好学校要怎么办呢。那时候,一门心思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还不懂得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今回过头来看,忍不住笑自己太过单纯。那样的单纯也许不是坏事,若是过早的懂得太多,恐怕自己也不会那么心无旁骛地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了吧。更有可能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失去努力的动力。
如今自己有孩子了,回过头来想想当年的小伟,倒是羡慕得很。我很羡慕他们一家人的底气,孩子不擅长读书,也不用逼得很死,尽自己的能力给他提供条件,其他的顺应他的天性,读书不好,有其他爱好也行,只要健康快乐成长,三观性格不走歪了,就没有什么好着急上火的。如今,小伟去了广东的某个银行,前途一片光明。当然这其中和家里人的助力分不开。
我有些感叹出身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我的初中同学们,和他一样不擅长读书考试的那些,如今变成了家庭主妇、做起了小生意,或者从事着其他辛苦的工作,绝没有一个像他一样发展这么好这么舒适。这些现象是不是意味着社会的不公平呢?我们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想要跃迁进入对流层谈何容易。
当我和陈先生说及此事,他的一个观点倒是让我很欣赏。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与不公平,若是下一代完全公平,对上一代又真的公平吗?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的奋斗和奉献,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下一代的繁衍(当然也有少数人单纯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他的上一辈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时候,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自然就会提升。比如说小伟的爷爷作为医院院长,奶奶作为妇产科知名医生,他们救死扶伤,为百姓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这些努力荫蔽后人其实无可厚非。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相比同样水平不同阶层的人,难免有些不一样优势。
没有阶级特权,整个社会便会少了前进和努力的动力。然后,若是阶级特权太过分,阶级之间的壁垒过于严实,也会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两极分化,最终分崩离析。如今中国的状况,我认为相对其他国家也还算是合理,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实现阶级跃迁的开放通道,保持着社会对流的可能性。并且,一党制国的优势也愈加明显,国家对于资源的调控能力使得先富带动后富变为可能。消除贫困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指日可待。
虽然仍然有不公,仍然有不合理,但是我相信只要把握了合理的整体框架,有不断改进的决心和行动,中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