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听说过费曼学习法,但是一直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方法。
这些年来看了很多讲述写作意义的文章,今天又恰巧看到了费曼学习法,与这些观点也不谋而合。
一直以来,在我看到的写作的众多意义中,比较能打动我的几点是:复利效应;输出倒逼输入;让生活的点滴可追溯;可以帮助读者…
费曼学习法中提到,你可以通过向别人(尤其是门外汉、小孩子)讲述知识来“查漏补缺”。为什么呢?当你发现无法用浅显且准确的语言描述出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那这就是你的盲区,就是你自以为懂了但其实没懂的地方。
想来这其实也可以归结到“输出倒逼输入”这一点中。它比较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我真的有很多“自以为懂”的东西。“看过等于懂了”,“通过了考试等于懂了”,甚至于经常“买课了等于懂了”,“收藏了等于懂了”。
真是给我当头一棒啊,虽然如今坚持了 4 个月日更的我仍然称不上是“喜爱写作”,但我正在逐步明白写作的重要性。我会继续坚持的,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