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题记
远古时代,神话是人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内心的愿望的追求。这种内心的追求流传千年,神话故事代了一个民族的愿望。
中国古代的神话:盘古开天,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这些神话故事,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精卫填海,是华夏民族的毅力精神的神髓,以日日月月的点点滴滴中,挑战着无法想象的辽阔与浩瀚;夸父追日,这是一个疯狂的行为,是一场艰辛的使命,在追赶之中,以天地日月的神奇,追问自己的心买,追赶之中暴发自己的潜力。
嫦娥奔月,这是一个柔弱女子有去无回的旅行,目的地是在天上,因此这次旅行就意味着诀别,与亲朋好友诀别,与人世间的种种诀别!
每当人们抬头望月之时,随之而方的就是移情,有思念,有悲凉,于是这则神话就蕴含了女性之美、月洁之美、思念之美、诀别之美、想象之美、柔雅之美、深邃之美、意境之美、诗意之美,构成了只属于中国文明"美"的文学内含。
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人可能会哑然失笑,觉得这些神话故事有太重的悲情色彩,不能够称之为“美”。然而,只有悲情才能流露了孤凄,他们追求孤凄,其是也就是追求别人的仰望与传诵,孤凄美才能成为纯粹的美,因此在中华国土,纯粹的美是不太多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去,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点点滴滴。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诗意凄婉迷茫,寻觅于冷冷清清之中,憔悴于凄凄惨惨之事。在一个细雨纷飞的傍晚,女诗人风华绝纶与世无争,成天独个儿伫立于西风黄花之中。
挣扎于市井流离的李清照,在烦闷时写下一些诗词流芳百世,创造了一种高雅女性的人格魅力而光耀千秋。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就开始目睹了长辈们的纷争,她的父亲李格非在朝中因"元佑党人"的牵连下了大狱。不幸的是,处理这个案件的恰恰是她丈夫的父亲赵挺之!李清照面对着自己的父亲与公公你死我活的格局陷入尴尬的境地,曾大胆写诗给公公,要以"人间父子情"为虑,顾及儿子、儿媳和亲家的颜面,不要做出心寒之事。
然而,最终也遭到打击,家产查封,亲属遭到官府的通缉,丈夫赵明诚被罢官免职。这时,李清照跟着落魄取的丈夫返回青州居住。
似乎是上天造化弄人,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俩在青州十余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丈夫购书、猜词、品茶的风雅生活很快就被打破,苦难越来越无法躲避。
例如,那无中生有的"玉壶事件"!
事情发生在赵明诚重病期间,曾有一位探望者携来一把石壶给这问收藏古玩家鉴赏,没想到赵明诚死后不久,就有谣传兴起,说他临死前把一把珍贵的玉壶托人献给金国。当时宋国和金国正在激烈的交战中,到最后落得“叛国”的罪名?
之后,李清照为了洗清丈夫的罪名带着夫妻俩多年来收藏的古玩奔波于东南沿海一带,目的只为了向宋高宗说明实情。
然而,让她没想到得的是她过高的估计了丧魂落魄的朝廷,朝廷只顾自己逃命罢了,哪里会知道有一个落魄而又艰辛的女子,带着全部的珍藏来为丈夫洗涮冤屈?
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颠沛流离了大半生,此时的她已经年近五十,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之下,她回首过去的岁月,想想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丈夫的名声。她已经受不了在寒秋的暮色里回忆远逝亲人抱肩而泣的凄楚,他想暂别,寻找宁静。
女诗人就这样在如此沉重的生活负荷下,悄悄进入老年的。由此我们可以深入体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结果,千千万万的文人墨客对于清照悲惨命运不只留下了多上文字的眼泪,融入于文学之美、诗意之美、女性之美、柔情之美……
其实,像这样的典型例子也很多,例如,欧洲的思想家伏尔泰、小说家笛福的坎坷经历也很感人泪下,但最终我选择了李清照来解析“美”的含义,是因为她是中国人也是柔弱女子,更因为她是中国古代第一女诗人。
思绪如离花的瓣随风飘飞,飞到那传说时代,落定在那女诗人的年代,去细细体会美的真谛。
抬头望月,一片鸟声,不知不觉中,皎洁的月光轻轻飘落我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