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糖之于砒霜,就像读书时学过的古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解决了温饱,肉体得以生存满足,我们越发渴求精神上的刺激和满足。泛娱乐化甚嚣尘上,人人追逐最舒适的精神刺激——快乐。
人生重要的天分是快乐。每个人都没办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放一万个小时在那里。
然而,成就最高的那批人,他们还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
有人受不了不被人围绕着、需要着的痛苦;
有人受不了不是注意力焦点的痛苦;
有人受不了有人在他前面、上面的痛苦;
有人受不了我想要的那张椅子上坐的不是我的痛苦;
……
向上爬、严格自律、昼度夜思、殚精竭虑。这样日复一日的日子,委实并不快乐。驱动他们的,是痛苦。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无法停下来。
什么叫普通人?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稳的运行,而不会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什么叫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是当他在沉下来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完全不理会别人的诧异或者不理解。
什么是杰出的人?就是,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他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要的那个东西。
当他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他超越了,也许他就此平庸了。
刚看过新综艺,赵立新和黄维德老师演绎毛姆经典《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原是我最喜欢的,母亲住院一年多的陪床时间里读过,带来巨大的震撼。也许因为彼时彼境下的痛苦与求不得,让我对高更的内心的痛苦与癫狂轻易共鸣,尤其是书中的精神故乡更是给我灵魂冲击。古今中外,流传千古的传世之作讲述的,大多是痛苦、悲剧、复杂的人性。以前一知半解,自己经历剜心之痛、家道变故、绝望与希望之后,才顿悟到这样的道理:对于拥有和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那么的短暂与廉价。
纸牌屋中,克莱尔告诉能让轻松惬意的情人亚当:我爱你只能偶尔一周。不是她不能,而是不愿意。诸多文化节目的座上宾、青年作家蒋方舟也提及,艺术与幸福时常背道而驰,这也正是她未婚的原因。
幸福与安宁,确实是好生活。王子与公主从此快乐生活在一起,确实令人怦然心动。
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快乐、舒适只是情感需求的一部分,爱情与亲情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喜剧演员更考验演技,因为单一的喜剧更多空洞贫乏,唯有强烈的爱恨交加人性洞察,才能为喜剧的欢乐以玩味空间。 轻松惬意的好生活,并无法安抚我们如影随行的真痛苦。
唯有回到战场,回到伙伴身边,拿起武器,继续准备作战,攻下一个个小目标,获取一个个小成就,安抚自己一寸寸的小野心,痛苦才能得到慰籍,漂浮的心才能暂时着陆。
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的深浅远近。
很多人能给你快乐,但是很少人能懂你的痛苦。你可以与无数人共享欢愉。但是只有极少人才能真实地分享痛苦,交换能量,交换灵魂。恰恰这才是Soul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