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记,只为记录故乡建水之变化,作为历史之经历者、参与者,记录这山水人情是我无法抛却的责任,是我能为这片养育世代人的乐土尽到的义务。
许是世事变迁过后的沉淀与多元民族的交融,建水,这座高原上伫立百年的古城,总是透露出宁静祥和的波澜不惊,那东边的古城墙“朝阳楼”以其庄严的深红色注视着这里已过百年。据史料记载,建水古称步头,也叫巴甸。汉代属益州郡,幼时孔明先生“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还回绕耳边。现称来源唐代,时南诏在这里筑惠历城,寓意建在水边的城,遂汉语译作“建水”,后虽行政称谓几经变化,但建水二字算是在这片高原上扎根了。
大西南的红土地蕴育出百样的风土人情,因地域的阻隔及交通的不便,高原赋予了各民族酝酿发酵地方文化的优势。虽只相隔数十公里,方言里竟然也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城中唤做临安城,用现在的说法,是“城里人”。不过不似东部沿海一带的城,因大西南地势地形的影响,交通成为云南头疼的一大问题。山高连绵,地底溶洞遍布,无论公路铁路,都需要比东部更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且还要考虑修建地生态环境,确实难度不小。从建水北上昆明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大大小小的隧道竟有30多个。每次外出求学乘坐火车,隧道内耳朵极易气压失衡,有时要恢复几分钟才能缓过来,有时还未恢复,又进入下一个隧道中,只好忍受着耳朵内嗡嗡的朦胧,这段路程大部分时候手机信号是没有的,要想联系亲朋,只能在途经开阔地时言简意赅,速战速决。下一秒,可能就是呼啸而来的狭风与黑暗。不过这北上列车却一点不缺人情味,一路上总有人说着家长里短,让你忍俊不禁。可能是离乡的列车,车厢里总有离情别绪,那些声音也不觉吵闹,倒还平添了几分安心。至今求学的学子,基本都是通过火车至昆明,再由昆明奔赴全国各地。
昆明作为云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承载着学子们去外求学的希望。从昆明到上海,需要在火车上度过36个多小时,其他同窗远至东北,路程只多不少。正是因为体会过求学路的艰辛,我们更能体会读书的不易,也更珍惜外出求学的机会。每到此时,我愈发感谢故乡建水,因为它让重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而这一理念,也是厚重的历史传承的必然。元二十二年“创庙学于建水路”,而后文庙增建,明代将建水庙学改为临安府学。不得不说,教育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何况这西南边陲。先进的思想与文化交流,竟是靠谪戍与充军带动。洪武年间,山西高级文官王奎和韩宜可被充军到云南临安卫,临安卫指挥万中让他们担任教师,十余年耕耘,临安子弟争相受学,文风大振。二人离去后,临安官绅追忆二公文教之风,于文庙内特建景贤祠以示记念。嘉靖年间,谪戍来滇的杨慎也曾两度来建水寓居讲学。教育兴起,加之莘莘学子的孜孜不倦,有碑记称,临安居云南边极,而云南的科举考试,惟有临安最盛。历史的云烟拂过,留下的必是厚重。教育兴邦,在建水得到印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今建水,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愈加秀敏,只因这一分儒雅已渗透建水人的血液之中。
全球化带来的工业化,掀过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建水自然无可避免陷入这浪潮,加之中国的城市化,建水也面临着古城翻新样,传统与现代的交叠。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每次归来,眼里的熟悉渐渐被陌生冲洗,古城的生气与现代的钢筋水泥糅合,冰冷里难寻旧时温暖。
时常感叹,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建水用几年时间经历城市化,曾经在上海出现的,也在这里出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扫而过的,不只是发展之风,也消弭了一些曾经不太被人注意到的厚重灵魂。这竟是发展的代价。建水一直以来是农业大县,这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给了许多作物无可比拟的优势,瓜果蔬菜,随意走入一个菜市场也不下几十样,天天如此。民以食为天,人民的天也因这气候愈加湛蓝。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新名词不断涌入。GDP来了,某某化工厂也来了,新式的机器与外地人员也随之涌入。投资的建厂的,热闹非凡,但菜市场依旧人声鼎沸,仿佛一切不曾改变,乡土气息仿佛也从未离开。
当描述故乡的时候,常以这片土地来传达其中饱含的深情,可见乡土观念扎根心底。当描述某地人文环境时候,我们又常称为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对于中国人,是不可割裂与遗忘的根,是得以安心和归属的寄托。不论居住在乡村还是城市,家庭永远是维系归属和情感的容器。而家庭立身何处?不就是在这土之上吗?这土赐予人们耕种的营养源泉,赐予人们维系生命的物质,养育和滋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生灵。曾经那份敬畏自然,感恩上天的敬意在消退,这土地也在慢慢丧失原有的生气灵魂。不禁回溯到神话故事中女娲造人,也是用泥土的遥远记忆。这土与人,竟在开始时就联结在一起。
废弃的土房被代替以崭新的钢筋水泥房,乡村里儿时书本里描述的炊烟早已不见踪影,盖起“小洋房”已成为村里的新时尚,哪家要是没有小洋房,娶不了媳妇抬不起头。乡村里的小径也在逐渐消失,土路渐渐被水泥路代替,吆喝声叫卖声已经快要没有,村头的那口水井由从前的热闹变得冷清。土地在减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旧有的耕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乡村年轻人的需求,他们都想离开,因为只有离开才能更快地完成回来盖房子娶媳妇的心愿,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原来的土地,经过父辈的耕种,肥力远不如从前。加上化肥农药的滥用,种地人已经深知,这地是越来越难种了。不只是土地,连种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虽然国家有政策扶持,但是种地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精力,收成看天气还要看市场,而这市场最难把握。所以,既然留下来只会越来越难,倒不如走出去闯闯,还相对轻松些。村子里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小孩留下来,他们只能盼望着这些年青人早些成功回来,全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城里人”呢?一个个叫着洋气名字的小区冒出,吸引大批人购买入住,这其中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有城市人有农村人,城市化,就是一次生活重组,让这些人脱离原有环境而尝试融入这新生活中去。统一规划的城市菜市场井井有序,摆放着玲琅满目商品的大型超市也人气满满,沥青城市公路上挤满小型轿车,除去规模比不上大城市,这生活方式与其别无二致。三四年前马路上偶尔还会有牛车马车悠悠地晃着摇着,惹来身后喇叭不停催促。现在的孩子估计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牛车,那一只摇头晃脑气定神闲的老黄牛,也越走越远,直至淡出我们的记忆。
老人们感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再像自己那个时候为了生存,上山拾捡柴火,下水捉鱼摸虾。一家人日子紧巴巴的,没有多余的物质条件,只能从牙缝里省了又省,拉扯着一大家子人就这么长大。青年人感慨,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手机电脑不离身,各个低头族,一天玩不腻的游戏看不完的新鲜事,网络,确实改变了这一辈人。小小年纪,尽知天下事,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说出话来能把大人噎得哑口无言,时代变了,这个快速的时代随时会把自己甩在身后。所以这个时代,很缺“安全感”。社会发展的越快,人们越是害怕,怕自己跟不上时代浪潮,怕自己被别人超越,怕自己被别人取代。越害怕,就越需要努力跟上,这快节奏,像一把无形的枷锁,锁着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面对生活的压力与紧张却是同样的。不同的是,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试着挤进去,挤进去的人还想再继续往上挤,个人凭借忍耐与坚持尝试在大城市里寻求阶层向上的流动,这流动空间逐渐减小,流动速率也在下降,后来的人,只有付出比前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才有可能获得跟前人相当的回报。而小城镇,没有大城市的公共福利与社会资源,唯有等到大城市人口饱和后才能显示出一定的资源优势,且极有可能是靠着大城市的资源转移才得到的部分社会资源。
建水作为西南地区的小城镇,本就得不到多少大城市转移的资源,唯有发挥其特色的自然资源优势,才能聚集一定的社会资本以供发展。自然资源有能源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较为突出,而这能源资源,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的挖掘很快便会枯竭,只有这景观,若加以保护,倒是能解决一部分就业,发展第三产业便成为致富的不二法门。然光有自然景观也是不够,还要再加上人文风情,二者相得益彰,旅游业便能经久不衰。于是建水打出古城铭牌,修缮古址旧貌,挖掘地方文化,宣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先有《舌尖上的中国》,再有《十二道锋味》,后有《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剧组纷至沓来,不得不说,建水的旅游业逐渐兴盛。百姓对物价的快速上涨有一些敏感,也无可厚非。
乡镇已变为城镇,乡土的情结好似陨落的流星,终会化为一抔黃土,隐没在尘土中。这里经历的一切,很多人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只知道社会的齿轮越转越快,自愿的被迫的,都不得不跟着它往前走。看着重新修建的城门楼,不知该做何想法。走在青石板上,两旁商铺林立,灯火辉煌,忽有人问道:你看那一排灯火,像不像旧时长安?朱红漆柱,烫金灯笼,黑夜星空,恍惚间,好像一切不曾改变。今夕何夕,倒是这无尽的思索与探寻犹如深不可测的黑夜一直悬浮在顶,等待世人伸手碰触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