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盼着或许认为自己是火箭速度的朝着中产阶级奔跑,或许像我这样正在努力从无产阶级向中产阶级的跨越的人不多,或许很多,只是我越发觉得自己是以“龟速”在前进,当别人以年薪百万级来惆怅中产阶级的无赖时,我依然连资格都没有。
城市里的青年人,都有一个打不死的小强精神,若是真的精疲力尽,也会觉得不枉此行。从深圳到北京,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冲动,但是不后悔。眼看着他人的高楼大厦已成,而自己连地基都未固定,心里不是滋味的。这种北漂的滋味,应该在这个地方有过足迹的人,多少都会有所感叹。
北京的5年,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机遇和运气很重要,而这确实也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这个城市,高学历高教育且家底雄厚的人无可估量,如同想在这个城市立足的人一样是万人涌入的浪潮。当深深感叹是自己的认知度的不够或者说行业专业力度的不够等等导致自己的龟速发展,回想其实更多的是自己把自己局限了,并没有更多的打开自己,打开自己的求知欲,所以现在是否能够抛弃所谓的“矫情”甚至是“懒”,狠狠的逼自己一把,让自己的努力能感动自己。
在深圳的几年,原本以为自己花钱找个培训班能够有所提升自己,但是发现提升的级别非常有限,也未能如愿打开自己的人际圈。有时候有些思维根深蒂固,内心的无限挣扎不一定能够获胜,因为未拔高自己的认知高度,是很难有跨越的。拿着仅有的工资去提升自己,而他人在某种机遇快速获得第一桶金的时候,这种反差会让自己迷失自己。现在选择在职MBA,是不是把自己又送入到所谓的提升圈,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倒是较以往要清晰的很多,就是原来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这次比上次要更卖力才对。
结婚三年,经济上的拮据变得更加拮据,在没有买房买车也没有租金压力的情况下,既没有存款也没有大消费,这追踪根本就是收入太低。当认识的朋友都是年薪百万或者自己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是那么的不好受,可眼下高薪无门创业无路,我该如何出发?我只能先向内生长,等待爆发的那一天。
致2020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