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本章出自:公冶长篇
【注释】
①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子文:姓斗,名彀 gòu 於 wū 菟 tú ,字子文,楚国贤相。 三仕:三不是实指,而是概数,可译为“几”。 ②崔子:崔杼,齐国的大夫,曾杀掉他的国君齐庄公。 弑 shì ,古代在下的人杀掉在上的人叫“弑”。 ③陈文子:齐国大夫,名须无。 ④违:离开。
【翻译】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神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交代给下届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可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 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 孔子说:“很清高。” 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
【感悟】
子张以两个人为例向孔子问仁,一个是楚国令尹子文,另一个是齐国大夫陈文子。孔子分别评价二人“忠”和“清”,都有着高尚的品德,但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仁”的境界。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和完整的定义。但在孔子的思想里,某种美德或某种才能,只是构成“仁”的一个侧面,而称不上仁。“仁”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具有抽象性、整体性,不可以具体化。
“仁”是孔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理论核心,是儒学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的“仁”,含有天地本体的德行,所以只有具备了天地恒定久远、周流不息、无私给予的德行,方能称得上“仁”。落实到人世间,“仁”是指泛爱众,对亲人、对君、对友都有一系列的情感规范和行为准则,关怀社会、关爱他人,并达到一种道德上的自然状态,即求“仁”的主动性和行“仁”的自觉性。
用“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全部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种种美德,而且这些美德是全面而恒久的,这才算达到了“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