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被闹钟惊出一身冷汗,惊魂未定从温暖的被子中探出头手哆哆嗦嗦的按掉那催命的闹铃,目前是清晨六点。哎,好好的美梦就被这狂躁的闹钟声惊扰了,想想我昨晚梦见了谁?我的嘴角不经意的上扬了起来。
昨夜我终于梦回南宋,梦见了偶像辛弃疾,梦见意气风发22岁的少年郎辛弃疾在山东济南拉起一支两千人的抗金队伍,与耿京同战沙场抵御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侵的大军,沙场上的厮杀是何等的惨烈,只见一少年身披黑貂裘手握长枪胯下黑鬃,星目所及一片肃杀,枪到之处不留活口,身形气吞万里如虎,何等的风姿,何等的英勇。一代豪杰辛弃疾就以这样神勇的方式闯入了南宋的政坛和词坛。事后辛弃疾回忆起这次在战火中穿行的场面,依旧是那么的豪情满怀,一首小令脱口而出: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貍愁。季子正少年,匹马黑貂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偶像~辛弃疾,南宋词人,字佑安,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人。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少年。他的才能是真正为后人称之为~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纵观在历史的长河里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的英雄文豪真是寥寥无几,他的文采能与苏轼齐名,与苏轼并称- 苏辛。有人这么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以他武人的性情诗词方面属于豪放派也就理所当然了。梦中我为他叹息,为他鸣不平,恨他生不逢时,恨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大家都知道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孱弱的王朝,用我们老百姓的语言就是一个窝里横的国家,对外软弱可欺,对内打击镇压。这一切的起因源于宋太祖赵匡胤,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造反发动兵变起家,拉着一帮兄弟将后周推翻建立了宋朝,推己度人,害怕朝臣弄权将他推翻,所以采取了卸磨杀驴杯酒释兵权的一出,同时也告诫子孙后代这一中心护国思想。真想让赵匡胤看看他身后的宋朝是怎样的一个风雨飘摇分崩离析。朝廷喜欢用庸才,忌惮有能之士,最著名的要属抗金名将岳飞,一心想收复祖国河山,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前瞻性的大局观,成为了北宋最优秀的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名震天下,令金兵闻风丧胆,成为捍卫赵氏王朝最后一份尊严。可岳飞下场如何大家都知道,朝廷一天下发十二道诏令,将他从沙场召回,当时的岳家军已然是大获全胜,离收复故都只差最后的一公里。可是宋高宗惧怕岳飞胜利并带回徽钦二宗导致他帝位不保,于是将岳飞在即将胜利的最后一刻召回,卸下兵权,关入大狱,二个月之后斩首。
反观辛弃疾也是一样,这样的国家注定是要灭亡的,他带着一身的文韬武略投靠南宋,一心想收复北方失地,为了实现理想先后向朝廷进献过《美芹十论》和《九议》,详细分析宋金形势,讲明抗金措施,尽管朝廷也知道他不是等闲之辈,分析得有理有据,但是就是不采纳不重用。因为国策就是对外不抵抗,打仗不管输赢照样是割地赔款,反正不管怎样皇帝的日子总归是滋润的。他带着满腔热血而来,却沉没在这腐朽的官场中,犹如炼狱。他有能力冲锋陷阵,有能力运筹帷幄,有能力收回失地,有能力拜将封侯,可是对于宋朝廷来说,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要提防,要压制。就这样在郁郁寡欢中四十二岁那一年终于被朝廷罢官了,后隐居江西上饶过着务农种树的生活。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从他这首词中能体会到他青年时杀敌的神勇,以及末路英雄的悲愤。追忆着往事,感叹今日的自己,什么都没有做成却已经老了,春风能吹醒万物,赋予万物生机,却没有办法将他的白发染黑,而他献给朝廷的万言策,也就是《十论》和《九议》到如今换来的就是在这山里种树,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凉。
辛弃疾的每一首词我都很喜欢,他的词大开大合刚柔并济,可豪放可婉约,这是怎样的一种侠骨柔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识尽人间冷暖,个中滋味说不清道不明,后面只好一声叹息“却道天凉好个秋”点出人性的凉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喝醉了酒灯下舞剑,醉醺醺梦回到了战场厮杀,激荡的战争场面跃于纸上,一句沙场秋点兵多么的威风凛凛,斗志昂扬,为朝廷统一南北,也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战功,这是一个武将的终极目标,不想立战功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可是这一切被朝廷无情的压制住,还没来得及开始将军就老了。这首词前面的句子那么的豪情激荡,最后一句戛然而止,推翻了前面所有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切都来不及了,将军已老。人世间的一切原本就这样令人无奈,他也不得不用万般无奈的态度来接受这一切,纵有万般不甘也无可奈何。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是他刚被罢官之后写的,讲述的是一个宫中女子,词中的满腔悲愤从字里行间倾泻而出,引经据典表明美人总是会招来忌妒的,陈皇后被汉武帝打入冷宫,尽管不惜千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去感动武帝,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陈皇后的满腹幽怨,又向谁去倾诉呢?辛弃疾不也这样吗?他受到忌妒,也曾尽力辩白,可又有什么用呢?他不是照样受到冷遇并罢官吗?最后告诉你们,你们不要看现在得意,连杨贵妃,赵飞燕这样的集盛宠于一身的宠妃也最终会死去的,得志的,不得志的终将会死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乍一读这首词前面几句不是太理解,查了注解才知道这里的“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和“鱼龙舞”说的都是灯,看来是元宵灯会的场景,这里的看灯人在热闹中找到自己所爱的女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最打动我的句子,寻寻觅觅在找人,而那人就突然出现在你回首的灯光下。这首词看着像极了写的是恋情,然而其实另有深意,是经过苦苦追求,而突然取得成功的感悟。
辛弃疾的晚年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几年,创作了许多淳朴的田园词,如: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还有这首: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他的词如同人一样都是那么的质朴。回归田野之间寻常的家长里短处处透露着惊人的文字魅力。在梦中我看他醉里挑灯看剑,眼中满是不甘,看他归隐之后与农家把酒话桑麻,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的人物,宜动宜静,能文能武,注定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