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大老二参加中文学校艺术节演唱歌曲《苔》,我在网上找到了《经典咏流传》播出过的这个节目。
《苔》来源于300年前清代才子袁枚写的一首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个名叫梁俊的支教老师读到了这首《苔》。他不通乐理,却尝试着弹琴作曲,并教会贵州乌蒙山下的孩子们吟唱。
穿着民族服装的梁越群一开口,纯净清澈的嗓音旋即征服鉴赏团嘉宾。随后,她的二十多个同学们,手拉着手从后台鱼贯而入。
童声合唱,宛如天籁。一曲终了,嘉宾们都感动落泪,评价到“声音干净到让人心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也为梁俊点赞:“梁老师能选中这首诗给孩子们唱,说明他是非常用心的,这些孩子都将如牡丹一般地,快乐地富有光彩地绽放。”
为什么教学生这首诗?梁俊自觉像难以被太阳照耀的苔——山里长大,成绩不是最好的,长相也不是最帅的,但依然能找到生命的价值——“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苔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他希望以此鼓励自己的学生,要自信、乐观。
梁俊让这首沉寂了300年的小诗走近大众视野突然火了,他带来的意义远不如此。我从红扑扑脸蛋的梁越群眼睛里看到了坚毅和沉静,虽然来自贫困山区,能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自信从容地唱歌,就像歌里所唱的一样,虽然小如苔花,也可以在这个亿万观众的舞台上如牡丹一样绽放。
每次看听这首歌,我都非常感动,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天籁之音,既唤醒了这首小诗,也唤醒了我们心中的那个自己。
仔细想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如苔花般渺小,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提供富足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他们大多为了养育我们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但是,我们就是再小,也是一个有梦想的花朵。每一朵小花到底能不能开放,除了环境之外,更多的因素其实是自己。
所以,哪怕我们小如苔花,那也要像牡丹一样开放。或许,没有人欣赏我们,但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如花绽放。
我把《苔》的歌词解释给孩子们听,希望她们能够理解这首歌的意义,受到鼓舞。
歌词细细读来非常励志,每个人的成长可能都会充满艰难困苦,会很流很多泪,那就让泪水灌溉生命之花,我们就可以茁壮成长,溪流可以汇聚成海,梦想也可以累积成山脉,时机到了如风吹来,生命之花自然绽放,即使是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
《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
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
溪流汇成海 梦站成山脉
风一来 花自然会盛开
梦是指路牌 为你亮起来
所有黑暗 为天亮铺排
未来已打开 勇敢的小孩
你是拼图不可缺的一块
世界是纯白 涂满梦的未来
用你的名字 命名色彩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雁声依旧在 年少时对白
耳边音犹在 如风暖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