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又听了一遍《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在书中说到我们都喜欢听赞美。我们不仅喜欢听他人的赞美,还喜欢听好的事情。
当别人讲不好的事情或者讲我们坏话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不开心,会去反抗。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听到别人讲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去反抗,会不开心?
1.自我保护。
我从小开始就喜欢看动物世界,世界上有很多动物。他们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功能,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像变色龙,会随着环境让自己的皮肤发生改变。像刺猬,在他感受到危险信息的时候,它会把刺伸出来保护自己。
同样的原理,在别人说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去保护自己,会去极力的辩解。
如果我们这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太过严重,那么我们会很难成长。因为我们不愿意倾听别人说我们的不好,不想去纠正自己的劣根。
会让我们在原地踏步,让我们错失成长的机会。
以前在开赋能会的时候,他们说了一些我的问题。刚开始我心里真的特别不舒服,感觉自己好没面子。很想反驳,说我哪有这样啊……
自己的内心没有去接受别人说我的不足,所以那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后来慢慢的,我努力尝试去接受别人说我的不足,并慢慢的去改变。
在以后自己要更多的倾听别人说自己的错误,学会承认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我们犯的错误。
2.盲点像项。
樊登老师的一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里面说到了一个沟通视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盲点象限,什么是盲点象限?就是别人不主动和我们说,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
在别人讲我们不好时,我们心里或许并不清楚。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行为。
前段时间我们都把事情分开,上课的上课,招生的招生。
这段时间招生不是很顺利,而且刚刚入职了两三个新员工。他们刚刚过来不太熟悉整个流程。
我就想着让另外两个教练过来和我一起招生,顺便带带新员工。
当时一个教练直接就不回我消息,我还特别生气。心里想着她不尊重人,发那么多消息都不回。
是别人和我说:我才知道是我的盲点象限,我没有去了解,他们上课一天课有多辛苦。我没有提前和他们沟通好,这样直接让他们去就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一直在给我们揭入我们的盲点象限,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我们的贵人。因为他会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快。
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去倾听。愿意接受我们的盲点象限。
3.都喜欢赞美。
去年的时候和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吃饭,刚开始都不熟悉。所以比较冷清,但是这个朋友特别会调整氛围,慢慢的我们都融入进去。
这个朋友不仅仅会调整氛围,他还会去细心的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接着再真诚的赞美,我们都特别喜欢和他一起吃饭。
感觉和他聊天比吃美食都好,就像卡耐基在书中所讲到的一样,真诚的赞美,就像吃蜂蜜一样甜。
我在招生的过程中,碰到一个非常内向的小男孩。刚开始无论我怎么和他说话,他都不搭理我。
后来我改变我的策略,我开始去找他,身上的优点。我发现他的眼睛很大,发型也很帅。
我就开始赞美他,我说你的眼睛很大以后肯定是一个大帅哥。大帅哥,练跆拳道一会更帅。
这个时候再开始和我讲话了,然后我教了他一会跆拳道。他学了之后妈妈就给他报名啦。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赞美,不喜欢听批评。
4.要怎么去说服他人?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够去说服他人?
怎么样讲?才能够让别人愿意倾听我们的话。
①言语不要带有攻击性。
前一段时间,我们道馆在组织考级。考级前我主动去负责排练教练员的节目,白天他们要上课,所以只能晚上排练。
在一天晚上排练的时候,我给一个教练安排了一个腾空后踢。我没有好好的和她说,而且节目本来排的不是很好。她也不太想踢,然后说节目太Low了。那一刻很难压住内心的怒火,她的那句话就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
后来事后我自己也想清楚,根本还是我自己的责任。没有长期组织大家训练,说话的时候我的语音也具有攻击性。
很多时候刚开始我们明明是想和他好好的说,好好的把这件事去解决。
可是说着说着,我们的情绪就上来了。言语中具有攻击性,导致最后双方都不开心。
有一句话:控制情绪,方可控制人生。
这句话有道理,很多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我们生气的时候,深呼吸五秒。再去讲这件事,可能效果又会不一样。
②通过故事的形式去传递想法。
孔子是一代圣人,他会通过一个个的故事去传递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到自己的学生犯错的时,他不会第一选择去批评他。会通过一个故事,让他明白自己犯下的错误。
讲故事是一种能力,我们也可以慢慢去学会这种能力,这样会让他人更愿意倾听。
③换位思考。
以前我听了一个故事:一头猪、一只绵羊、一头奶牛它们都被关到一个栏子里。有一天牧人把猪捉了出去,只听到猪大喊大叫。
之后牛和羊说:我们每天都被捉出去,都没有大喊大叫。而你就被捉出去这一次,喊这么大声干嘛?吵死了。
猪听到回应说:捉你们出去是因为要你们的奶和毛,而捉我出去是要我的命。
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很难理解他人的处境。
换位思考,这四个字。听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做。真的去换位思考,会特别特别的难。
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人的事情,没有很认真的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以前在做员工的时候很不理解老板!
现在自己创业了,很多时候能够理解以前的老板。
以前读书的时候不能够理解爸妈的辛苦!
现在自己工作了,时时刻刻都能够理解爸妈工作的辛苦。
我们在和他人讲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先想一想。换位思考,身临他的其境去想一想。这样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年轻的时候我们话里锋芒毕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的菱角慢慢被磨平,我们的话语也慢慢的温和。
慢慢的他人会更愿倾听,更愿意和我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