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曜,这是我原创文章第一篇。我是一个爱阅读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2017年我的培训学校曾招收到一个在一年内学习过七八门课程的小男孩,报名前与孩子父母进行交流时,孩子爸爸的一句话让我很受感触“只要孩子愿意学,我们父母就支持”。我从很多家长那里听到过这句话,但是在这个孩子的父母这里感触尤其深刻。因为孩子学了这么多的课程没有一门是他能够坚持下来从头学到结束的。父母往往只考虑到了孩子愿意学习的想法,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孩子想学习的时候支持,不想学习的时候难道也要随孩子的意愿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殊不知这是家长在“偷懒”,打着“爱孩子“的幌子。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未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本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学习从来都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仅需要孩子的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我的嫂子是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令我一个专业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都感到深深的佩服。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校外学习英语、小提琴。每一次去到他们家都能看到孩子在固定的时间由妈妈陪伴着读书,练琴。五六岁的孩子行动能力逐渐增强,对外界的求知正是最旺盛的时期,想让孩子安安静静进行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的妈妈可以说是放弃自己所有的休闲放松时间,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剩余精力全部放到了孩子身上,每天耐心的陪伴与引导。去年孩子幼儿园毕业时,她的英语口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小学二年级的标准。
每个孩子的天赋皆有不同,然而每个优秀的孩子皆有相同的教育环境。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