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你的错。
是从个体的角度观察关系。
采用这种方式观察关系的时候,就把个体从关系中割裂出来。认为导致关系破裂,关系受损的原因是因为个体的个性导致的。
因为他很懦弱,所以别人就欺负他。
因为妈妈很强势,所以家里的人都怕她。
因为爸爸的控制欲很强,所以家里的成员都要按着他的意思来。
但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看,是关系里面的各个角色,互相塑造而成的结果。
那你就不会说,那个爸爸,为什么控制欲那么强?而是想孩子和妈妈,到底做了什么,让爸爸那么爱控制。爸爸又做了什么?让妈妈和孩子对他有那么多的意见。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和女儿两个人都觉得,我家爸爸的控制欲非常的强。
‘去学校要把这个东西带上。早餐要吃一个鸡蛋。吃完饭了要漱漱口,吃完饭漱口了没有?’
感觉只要早上睁开眼,满耳朵就充斥着这些语言。是一个典型的管家公。任何事情,他都能插一句。稍微不如他的意就开始唠叨。
一直觉得这都是因为他的个性导致的——爱控制。看看他的平时状态也对别人也是指手画脚。现在想想,其实那只是我的感觉而已。
那么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到底我和女儿做了什么,让他那么爱控制呢?
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因为自己对边界的意识模糊。再加上我很喜欢他,接受了各种各样以我为你好的各种边界侵犯。是我自己造就了他的爱控制。现在想想自己当时也很喜欢这种感觉。
而女儿是到了青春期,自我的意识发展的结果。对各种各样的控制都会反抗。觉得他爸爸爱控制,讨厌被指手画脚,所以只要是他说的不会立刻马上照着办。
而爸爸觉得,我说的都是对的。你们就应该照着我的说法来。有非常明显的应该思维。
就拿吃鸡蛋来说,爸爸觉得吃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每天就要吃一个。
那我俩就会想,补充蛋白质,不一定要吃鸡蛋,我可以吃其他的呀。为什么一定要吃鸡蛋呢?
“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
有时候,我们能够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而最终受伤的,是关系。
看清现实,才有机会让我们接受现实。
承认现实,才能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都是你的错,因为我说的是对的,你就该听我的。
对错就是维护这个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
在关系中,相互之间没有对和错。只有相互的塑造和成全。放下对错的执着,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要妄图改变别人,一生中你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