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南怀瑾的几本书,扉页都是是其亲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看到这句话我想:说的真好,写东西和说话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时的想法表达完,一旦说完了,就像钉在墙上的钉子,即使撤走了,也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只会停留在当时的状态,难有再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尽言的书可能会让他人看到其发展性,也许就有了新解读,而不同的人有了对比和综合,反而会惊叹这本书的多样性,为了挖掘完未尽之言,只好建立个某某研究会,用来专门研究它。这样就是永垂不朽了。这句话说的是一种含蓄和谦虚的状态。
而看了几本后,南怀瑾某本书解释了这句话: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写下来的不能完整的代替说出来的话,而言语却也不能将所思所想呈现全面。他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会有错误的理解呢?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受当时的思想状态影响较大,在看到这句话的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有关智者寡言的文章,这样的理解似乎由此看来并不过分。但是这个世界上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多了,可不可以这么说,我们对未来的认知全部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
暂时抛下这个问题,再来看一个错误的案例,关于“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句话我向来的理解是连续性的阅读可以品出原来不能理解的深意。后来与一个朋友聊天时,他结合自己学数学的经历说这句话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是一个主题。我表示不解,他再说自己学数学时,刚开始接触某个定理是如何理解,而等学得再深一点,回头再来看时才发觉其严谨和完美。而这两个时间对同一事物的解读完全是两方面,甚至不能说是补充和完善,完全像两个人站在不同角度。
我不由得回忆起本文开始所述,那么我本来的理解就是错误的?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就想表达南怀瑾所说?即使是这样,我想的就一定不合理?
语文课上,我们常常讥讽参考书上总结的隐喻或许作者本人也未曾想到过。其实一部作品不是仅属于作者本人的,它是作者和阅读它的读者所共有的。绝大多数伟大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在回忆自己创作时的感触时,总会讲到自我受到更深层次的某种东西的召唤,若自己再进行一次,断然没有当初的灵感。而创作者不能表达完全的,自需要欣赏者补充完全。
错误只是相对正确而言,不同的时间点,不同心境,两者相互转换。读百遍书,不仅仅是连续性的探索,更是间断性的颠覆。
(本还想将各种想法阐述明确点,书不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