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喜欢的东西烂大街”

首发于公众号:清祀余七

1 .

有时会因为自己发现的一部小众的电影,一位艺人亦或是一首歌在大规模地火了之后,就不想再喜欢了。

是我拒绝盲从?还是装清高?

记得前一段时间匡威经典款的帆布鞋火爆的时候,看见大街上越来越多的人穿,总有些匡威迷变得愤怒不已,这些人站到另外一个高度,不再标榜自己喜欢经典款,同时又展示着自己更加小众的品味来抵抗这种不平衡。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现象,自己的独特态度一旦被打破,就会转而去寻找另外一种方式去表明自己的优越。吐槽被大众玩味的东西,批评被大众喜欢的事物,似乎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独特品味。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功能理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表现自己的价值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直接向外界亮明自己的态度,不仅个体可以获得自我表现需求的满足,而且态度的与众不同,个体所认为的特立独行,更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心理满足。

2 .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人具有“积极区分”的需要。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人们会努力保持和提升他们的自尊及积极的自我概念,渴望寻求独特性,而“小众”则可以满足个体的这种需求。

举例来说,我喜爱某个小众乐队、参与某个小众社团、爱穿某个小众品牌的设计,这些都将“我”与不喜欢这些人划分了界限。

通过积极区分“我的小众群体”与“其他人”,能够维持或增强自己积极的认同感。

而当小众变为了大众,这种积极的群体区分的边界则被打破了,转而会威胁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就会产生厌恶的感觉。

通俗来说,就是当大家都喜欢我喜欢的东西,我喜欢的东西就不特别了,我这个人也没那么特别了,这会让我感到我的自我界限没有那么清晰了。

综上,这就是我们独特性心理在作祟吧!想要自己与众不同,突出个人价值,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

3 .

同时,似乎所有的喜欢里面都含着一种占有,我们喜欢的对象还可以意向性的包含在自身之中,我喜欢A,也可以说成是A被我喜欢。

当自己喜欢的一位小明星突然大火了之后,会感到闷闷不乐,发现自己没那么喜欢了,产生一种莫名的情绪。自己藏宝的心理,一旦被大家发现,就感觉自己的东西失去了。

这种心理有的时候也会改变,如果一样东西很喜欢,就算烂大街了,我会从价值、价格、是否适合自己等等方面考虑,如果最后自己是真的很喜欢,也会选择收入囊中!

所以不管喜欢的东西是小众还是烂大街,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是否真的喜欢,喜欢的程度,以及这样东西真正的实用性。

 

作者:清祀余七,一个喜欢心理学的偏执写作人。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轻烟; 大树; 缥缈的现实 云下 土上 瑶瑶相望 渴望 仰望 万万年后可能恋上
    冯家的二姑娘阅读 1,742评论 1 2
  • 命题:色 阴森阎罗殿,判官生铁面。 铁笔在生死簿上左钩又划,堂下拘着的魂魄却一脸飘忽。 “你这一生实在可叹,古往今...
    小巫阅读 949评论 0 1
  • 吃了车厘子以后咳嗽起来 下一刻以为自己咳血了 看着镜子里(貌似)过敏的脸 os:上一秒:靠!过敏成这样了还怎么见人...
    高艺轩轩轩阅读 1,5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