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人,上学时每天都坐在座位上学习,甚至连课件休息的时间都不放过,然而成绩缺始终上不去,我们经常会对这类人有个评价“死读书”,“死读书”的含义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浪费了时间却无法提升学习成绩;上班后办公室里也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每天都很忙碌,也有很长的工作经验,却始终没有得到升职的机会,这是你会发现这类人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反思能力,一件事情今天做错了,过一段时间又出同样的错误。对于以上的现象,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缺乏高水平反思的能力,只是低水平的勤奋”,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期许,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我在最近阅读成甲的《好好学习》的书中找到了答案——学会反思。
反思
反思,英文reflection 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反思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呢: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现实世界中,我们会发现不同人的反思能力有很大的区别
举例:北京大学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在博客中讨论过“高铁新城建设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
做事的顺序:
1—做出假设:在郊区建设高铁站将带动新城的发展(理由:高铁站点建设将加速城市产业升级和极化布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引 发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变)
2—采取行动:投入巨资建设高铁新城
3—产生结果:高铁新城发展不利,多数新城萧条
反思1:高铁新城规划不合理(具体原因)
反思2:城市人口净流出(供求关系)
反思2的逻辑:城市的发展来自人口的聚集,中心城市的人口在快速的向大城市流动,由于人们在小城市聚集的需求度这一发展根本动力在相对下降,高铁新城的失败就几乎是定局。从供求关系的原理进行的假设出发,需要强化高铁新城和周边农村的联系,吸引更小的村镇人口到相对大一点的城市聚居。那么我们对于问题的解决办法不一定是把各种相关规划更改,也可能是新建通往农村的道路、建设配套公交系统以及实现农转非户籍政策来实现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在生活中不是只有发生大事才需要反思,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小事,只要你发现了有不足的地方或是有所启发,都可以把自己当时的所想所思记录下来,用反思的方法回顾自己是如何进行思考和作出决策,使自己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做出更优质的决策。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把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进行案例化处理,通过向自己提问,像解答案例题一样,倒逼自己进行反思。
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是记流水账,而是真实的记录真实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自己在一件事情决策的过程中的,通过记录每件事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做出决策的,重点记录思考的过程,通过了事情的结果反推自己在思考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天每周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根据不同的时间跨度,对自己进行不同层面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和决策能力,逐渐形成隐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