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后来的我们》:如果十年都不算长
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上映不到四天累计票房突破8亿,微博被这条新闻刷了屏,可大家对这部电影却是褒贬不一。
1
有人说,“这部电影,真的太懂人心了,太贴合实际了。”
但也有人质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青春片有了以下标配:精美的仿佛高清PPT一样的画面,无时不刻都试图抒情的BGM,矫情到好比QQ签名式的对白,重量级歌手给量身定做的单曲,铺天盖地的营销炒作……”
意料之中的是,影片进行到一半,大家慢慢能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了,因为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再到如今的《后来的我们》,无一例外都有相识、相知、相恋、错过、怀念的桥段。
只是这部电影很大的问题在台词上:
“I miss you,我也想你,不,我错过你了”;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但没有了我们”;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无关”;
……
乍一听,很像当年我们的个性签名。
艺术来源于生活。你和前任分手的时候,会矫情地对他说“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无关”吗?
我想,更多的是以沉默,以眼泪,最多嚎啕大哭吧。
2
但客观地说,这部电影的确能给人带来共鸣。尤其是经历过北漂和春运的那一拨人。
他们可能住过狭窄的地下室、微型公寓,隔壁放个屁都能听到;可能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去;可能在春运火车上被人潮挤来挤去想上个厕所都得忍着;可能两个人很饿很饿的时候吃一包泡面;可能不敢生病,病了也买不起药;可能在偌大的城市卑微地守护着自己的爱情……
整部电影,最感动的是林爸爸写的“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多少人在风雨里走散,见清和小晓算是幸运的了,后来还能重逢,算是好好说再见了。
3
这世上,很多人在一起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分开,然后在短时间内和别人结婚生子。
如果别人问道,再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和Ta相识、相知、相恋、相离吗?
我想很多人会的。因为在那之后,我们很难再那么纯粹、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了。
生如长河蜿蜒而过,曾经经历过,这就够了。
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甜蜜的画面就像我们生命长河里璀璨的星芒,每每想起都能让人嘴角浮起笑容,成为以后勇敢前行的力量。
还是要继续相信爱情,努力地生活啊,这样当你越来越好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眼神清澈的男生出现在你生活里,笑着对你伸出右手,说:
——“我是林见清。”
——“我是方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