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屋檐

我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凝望那棵苍劲的老枇杷树。五月的阳光如同碎金,穿过枝叶的罅隙,在地面织就一张摇曳的光影网。这交错的明暗,恰似时光的钥匙,悄然打开记忆的匣门——初入校园时的青涩忐忑、无数个晨读时的琅琅书声、被知识光芒照亮的瞬间,都在光影中一一浮现。母校啊,你就像这棵饱经风霜的枇杷树,以繁茂如盖的枝叶,为我们撑起一片求知的晴空。

犹记高二那年,数学成绩的断崖式下滑,让我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是顾老师,在暮色渐浓时将我留下,耐心地剖析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函数图像。夕阳的余晖透过办公室的玻璃,为她的银丝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你瞧……”她的指尖轻点练习本上歪扭的曲线,“这些不完美的线条,正是通往正确答案的路标。”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师者的情怀:他们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只盼我们能在挫折中汲取力量,重新启航。如今回首,那些红笔勾勒的错题、作业本上的暖心批注,都是岁月馈赠的珍贵礼物。

宿舍的夜,永远充满生机与欢笑。我们曾躲在被窝里,分享家乡寄来的美味零食;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却在解开答案后相视大笑;考试前夜,彼此抽背知识点,紧张又温馨。有人爱在睡前朗诵原创的新诗,有人擅长模仿老师的经典口头禅,总能逗得大家前俯后仰。那些看似平凡的夜晚,因同窗的陪伴而熠熠生辉。临近毕业,我才惊觉,这些习以为常的朝夕相处,已然成为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珍宝。我们如不同的溪流,在母校的怀抱中交汇,又即将奔赴各自的远方,但这段共同流淌的岁月,永远澄澈如昔,在记忆中静静闪耀。

校园里,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身影。食堂阿姨记得我对蒜的抗拒,每次打菜时,总会默契地避开蒜头;门卫大叔每天清晨,都以温暖的问候迎接我们入校;保洁阿姨捡到我遗落的笔记本,会不辞辛劳地按班级姓名送到教室。他们如同校园里的空气,平日里不易察觉,却时刻滋养着我们的成长。记得那次发烧,在医务室卧床休息时,校医不仅细心照料,还递来一杯温热的开水。那缕暖意,至今仍萦绕心间,驱散着岁月的寒意。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望,母校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看待世界的眼光和为人处世的准则。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常,如今都镀上了金色的光辉。我知道,当我跨出校门,带走的不仅是行囊,还有这片屋檐下所有的温情与力量。未来的征途或许布满荆棘,但母校赋予我的感恩之心与坚韧之志,将化作最坚实的铠甲,护我一路前行。

老枇杷树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在轻声道别,又似在殷殷嘱托。离别并非遗忘的开始,而是将所有美好悉心珍藏,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新的天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长成母校期待的模样。

作者:陈友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