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阴
遇见简书前一直把文字发表在QQ空间,一位特别关注我空间动态的文友曾经笑着说,我一年大约在空间里码下了十万字。当时只是把他的十万字之说当成一个笑话罢了。简书的每一篇文字都有计数,现在回头看看今年元月份自己的主页截屏里显示的是21万多的文字,如今已经是33万多。才知道原来十万字,并不是一个笑话,也非一个传说。只是在简书里每年码三十万字以上的大有人在。
去年六月份注册了简书,大约八月份时,被拉入了几位简友自建的小群里。他们都在谈论微信公众号,并且让我也注册一个,说是可以保护自己的原创权。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个人公众号的创建是免费的。之前曾跟同事提起创建公众号的事情,被对方告诉每年要三百块大洋的年费,吓得我赶紧断掉念想。我是个抠门的人,从没想过靠写作赚钱,想让我为写作花钱更没门!
在简友们的提议下,第二天打开电脑开始注册。没想到,收到邮件的那一刻,信箱老是打不开,于是笑着耸耸肩,放弃了。
从此舍弃了公众号的想法,安心地在简书里码字。或许是因为不肯为写作投资,不愿去抱简书大神的大腿,不去报名参加写作营训练吧,我的文字质量大多不高。但是那些自嗨型的文字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无价的。
量变总是会产生质变。出乎意料的是,在简书写作一年多来,从小读着彼此文字一起长大的闺蜜,夸我的文字进步了不少。如果其他人夸奖,我会认为是礼貌性的客套话,但是闺蜜间从不玩浮夸与客套。
在简书里,每个人不仅是作者还是个读者。可以免费地读到大量的佳作,感受各位作者的写作风格,或走心或犀利,或温婉或豪迈。在众多的用户里,在茫茫的简海里,你可以找到经典的话题,也可以寻到时尚的热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读不到。或许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有了闺蜜眼里的进步吧。
十一月上旬,刚刚注册公众号的初中语文老师,建议我也弄一个,说是肯定好玩。我从小就比较听父母兄长的话,长大后又听老师的话,工作后听领导的话。所以老师那么一说,我也就开始重拾注册了一半的公众号了。目的很单一,在创建公众号的路上,不要让老师太孤单,就当一个陪跑者。
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是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情,身边总会有一群支持你的人。公众号注册折腾完后,把名片发给老公,不带任何说明,他就灵犀般地关注了——之前我没有跟他提及注册公众号之事。接下来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他关注的同时,给了我一个大写的赞。还有闺蜜们,以及朋友圈的部分文友。
尽快拿到原创图标,是每个公众号创立者的初衷。听说原创这条路挺难走的,有的走了半年,有的走了一个季度,也有的走了一个月。我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要钻研一番的人。通过百度搜索得知,想拿原创,最重要的是文字必须质量必须过关,除此之外就是注意更文的固定频率以及粉丝数,点赞数和后台与粉丝们的互动情况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给定下了争取日更一个月拿下原创权限的目标。
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能够上得了台面,公众号创建伊始,我推出的大多是在简书参加征文比赛的文字。平日里码字只管天马行空地自嗨,从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甚至有时会偏离了主题。而那些参加征文的文字,因为有了其他简友的比较,为了不太丢脸,我一般都会写得比较用心,有时甚至会列提纲,质量或许会高些吧。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在简书里找一篇文字,复制黏贴修改,再发到公众号上。经常发完就直接忙手头的工作去了,特别意外开心的是,老师每天都会抢在我之前,分享到朋友圈里。有时也会把朋友圈里的回复内容反馈给我。
五天后,当我在教室里使用微信电脑版给孩子们看消防视频时,微信里跳出服务通知消息来,是原创开通邀请通知。那一刻,真的被吓到了!那感觉,真的是幸福来得太快太突然!
下课后,马上把这消息截屏告诉老师。他乐呵呵地祝贺我!而我除了感谢老师,感谢那些舍得浪费时间阅读我文字的人,还特别想感谢简书——五篇文字里,有三篇是参加简书征文比赛的作品,一篇是参加县里报社的征文比赛,只有一篇是日常涂鸦。彼时,我的粉丝数只有68个,文字的点赞数也不多。除了文字质量比较过得去外,我确实想不出我能够在五天之内拿到原创的理由了!
这些天,依然坚持每天选一篇文字送上公众号,把那里当成一块自留地。而简书,更像是自己的娘家,以后的日子,依然会在这里安静地读快乐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