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一本书》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读前感:在哪得知这本书?为什么要读?什么类型?对作者了解吗?
读中感:剧情轮廓清楚了吗?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了吗?你读出了什么?要坚持下去吗?
读后感:你读出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又能写出来什么?
《湖畔》
读前感:在读完恶意之后一段时间,在微信读书上偶然看见给我推荐的湖畔,就买来电子版读了,因为一直觉得东野圭吾出品必良品(后来知道了除了很畅销的那几本,其他的也就那样…),很短,适合在手机上阅读~
读中感:感觉是一口气读完的,中间就没啥感觉了……
读后感:
十字之内概括:毁尸灭迹。
很短的小说,很深的思考,对啊,谁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会犯罪呢?对啊,谁又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绝对不会犯罪呢?一如既往地看到最后你才知道真相,你以为的就真的只是你以为的而已。
换妻、吸毒、杀人、毁尸,这些本都是让人极其厌恶并且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剧情,但是作者很巧妙地避免了直接描写这些场景,转而用掩盖真相,借不知情之人的手并让其心甘情愿的地毁尸的情节,让我们很好的代入了被蒙在鼓里的主人公并木先生。换妻只是在君子小姐的只言片语的警告“这群人很奇怪,不要和他们走得太近”、高阶小姐深入追踪调查并拍摄到的一群人进出藤野先生房子的照片、两对已婚夫妻互相搂腰却不以为意的表现中渐渐浮出水面;吸毒只是不停被提起的那个不要美菜子参与的party中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已;杀人也仅仅只是美菜子拿着台灯,惊慌得向并木说明的那一瞬间而已;毁尸,使尸体无法被警察辨认本来是极其残忍的一幕,但如果毁尸者毁灭的是心爱之人的时候,画面及心情就大不一样了,并木举起石头,朝着情人高阶里小姐那被布袋蒙住的年轻美丽脸庞砸去,心中应该是百感交集的吧。
在我们的上帝视角下,看着故事里的一群人一步一步地诱导并木先生去帮助他的妻子毁尸灭迹,隐瞒杀人痕迹,让他参与整场案情后的现场清理,让他去毁尸,让他去欺骗警察,让他去送行李…一页页看下来,让我一直觉得这群背地里有着龌龊联系交易的人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但是,最后的结局却让人猝不及防,孩子们是凶手的真相让我措手不及,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大人们的世界有多复杂,他们之间的交易有多么的龌龊不堪,但是到最后却发现,其实他们都是父母的一种类型:过分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谁让孩子们自己考不上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种爱叫做父母觉得你需要考试试卷答案,觉得你需要上大学。
看完,我们好好努力吧!
谦言万语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