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摧枯拉朽,随着一个个旧村变新城,平房小院渐渐淡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遮天蔽日的大小楼群。
方圆百里难见地阔天空的田园风光,曾经的乡间路铺上了水泥,高架桥蜘蛛网一般密布城郊,再不见院墙内外红杏闹枝头,更难闻晨昏时鸡鸣犬吠蛙声一片……
农家小院成片消失,那么,那些漂亮的雕花门楼,砖雕画壁都去了哪里?
据说雄伟壮观保存完好的被拿去用在了大院景区,那些普通的,都毁了吗?
最近在晋商饭店参加了次婚礼,发现,农家的旧门在这里。
如此装饰,确实很有特点,不过推开来不是小院,而是雅座包间。
虽然改头换面,成了纯粹的摆设,不再有院门的功能,但看到它们那一刻还是有些小激动,仿佛看到了奶奶家的老屋。
很多幼时的记忆立刻回转来,原来物件都是有刻录功能的,便是上面的一颗钉子,一小块油漆也藏着故事。
摸着疮痍遍体的门,不禁想知道,他们从何处辗转到此,经历了什么磨折?如此古老的铁钉门环,当初是哪个铁匠打造了他们?又是谁将它安装在新砌的砖墙之间?曾有谁从这门里出入,男的,女的,开心的伤心的,送亲迎亲,盼望等候……
是不是也曾有翩翩少年,一眼觑见了门内的桃花美眷,心旌摇荡,然又爱而不得,于是题诗门上?
只有院门自己知道。
门环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奶奶村当年的金属门环都被取下来上交炼了废钢铁,那场轰轰烈烈的闹剧让很多人家的门面目全非,门环被摘,门钉被撬,一时间,漂亮别致的院门变成了一张张可怖的麻脸……
饭店内也有旧屋门,像下图这样的门在旧院里算是很普通的,见过比这更复杂的图案,比如无限延展的万字棂格和缠枝花。
相对门的清闲,旧家具还在随时发挥着余热,
人本来是喜新厌旧的,但当旧物渐渐消失时,又会留恋不舍,念起旧来。
住着楼房想念大院,吃着自来水想井水;逛着大公园时,忍不住怀念它原来的模样——没有售卖亭,没有游乐场,没有草坪装饰灯,没有修剪过的灌木花圃,只有一条清澈小河,两岸草青青,柳依依,夏日摸鱼,冬日溜冰,河是大家的,没有围墙,不怎么美,却自然,有抓不完的蝌蚪小鱼......
说到底是因藏着的难忘记忆才会依恋旧物,看到便想起热气腾腾的旧日子,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父母还年轻,小伙伴成群结队,一呼百应,一切都生龙活虎,仿佛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在等着。
当然,有些东西是再也不会有用了,比如这裹脚臺。见过旧梳妆台,这种裹脚用的还是头一次看到,不得不说旧时大户人家讲究得很,但现在看来,它更像刑具,看着都心堵。
这家具仿佛提醒人,生在富足晋商家,也未必都幸福美好,尤其做了女子。
即便是坐了这样漂亮的轿车,箱笼里装满了嫁妆,也难保一生的幸福。
饭店的菜大都是山西民间家常菜,装在非常精美的餐盘里送到每个人眼前。吃了半辈子野菜杂粮的老太太悄悄撇嘴道:“红薯南瓜窝窝头,野菜丸子,这也能叫席?”
“老太太,时代变了,野菜杂粮才是金贵东西,这一盘香椿芽比那一只鸡还贵呢!”
新旧交替,物转星移,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能去回忆里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