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前6章,也就是引言和第一部分。但今天的读书笔记我想谈谈作者分析沃尔玛的例子时给我的震撼。
先摘录一下:传统观点:全线折扣店所在的地方至少得有10万人口。“在讨论刚开始的时候,你提出沃尔顿突破了传统观点。但是传统观点往往建立在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之上,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需要大量顾客来分担,以期将成本和价格保持在低位。那么沃尔玛究竟是如何突破这个成本逻辑铁律的呢?”
所谓沃尔玛门店,指的不是单个的店面,而是所有的店面形成的网络,各种信息和管理经验在整个网络之间自由流通,而且拥有一个配送中心。网络取代了单个的店面,由150家门店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网络为数百万人提供服务!沃尔顿并没有突破传统观点,只是突破了人们对“店面”的传统定义。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以为你看懂的东西其实你并不知道它的深层含义或背后的道理。所以,我们思考和谈论的战略和作者对战略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我和你都是读者,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那么共识又是什么呢?就是不能急着当一个“知了”。要把看到的理论放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
那么,问题来了,我参加这场读书会,这10天我要用什么战略去高质量的完成这次任务呢?注意,是高质量,这是重点。
结合作者提出的坏战略的四个特征,仔细对照一下:
1、空话。有吗?为读这本书而读这本书。2、不能直面挑战。低质量缺乏思考的输出,作者引用的每一个例子,我都去仔细思考了吗?作者举例的用意是什么?3、错把目标当战略,读书的目标是什么?能解决一些当前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吗?
这由引发另一个思考,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哪里?战略的根本点在哪里?好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摘录一下:我的朋友约翰·马梅曾经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院长。退休之后,他想尝试研究教学战略。为了熟悉这一课题,他听了我10节课。大概上到第7节的时候,我们聊起了教学方法,我说,在战略学课堂中,经常先布置大量研究任务,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讨论。这些问题概括了过去数十年中应对复杂局面的有益经验。他看了我一眼,说道:“我觉得,你在每一节课似乎只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目前发生了什么?’。”
调查分析就是找到目前发生了什么,只有明确当前实际情况,认清所面对事物的实质,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战略。而指导方针,就是多元思维模型,从基本的原理出发。连贯性活动的实质我理解就是基于不断反馈的情况(目前发生了什么),切实做出一连串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建立在多元思维模型的基本原理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