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爱的母亲
《母爱的羁绊》,一本关于养育女儿的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恋型的妈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于父母,而这爱与伤害也往往被孩子继承下来。
一、作者简介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拥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近十几年里,麦博士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孩子影响的研究,经成功解决了许多此类案例。
二、内容分享:
(一)自恋型的妈妈,有2大特征:
一是情感匮乏,她整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感受。
二是强烈的自我关注,做任何事情的考虑角度都是从自己出发,很少关注别人,她会控制女儿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
(二)自恋型的母亲会表现出以下9种特质:
1、对自身的重要性有不切实际的理解,比如夸大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使自己显得高人一等。
2、专注于名利、才华、美貌还有理想爱情的幻想。
3、相信只有那些地位高的或者社会名流才配得上和自己一起。
4、需要过度的崇拜。
5、觉得自己享有特权。忽然想到那个硬是要带着充电宝上飞机的女士的新闻,还有那个掌掴机场工作人员的女博士。
6、惯于进行人际上的剥削,只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没用的就避而远之。
7、缺少同情心。
8、常常嫉妒别人,或者觉得别人嫉妒她,这个别人包括了自己的女儿。
9、表现出傲慢、目中无人。
拥有自恋型人格的母亲们不允许母女关系得到平衡,她们一定会用扭曲的方式对待女儿,要么事必躬亲,要么心不在焉,要么一会事必躬亲,一会心不在焉。
(三)自恋型妈妈的女儿,她要按照妈妈的想法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1、为什么我总觉得没人爱我?
2、为什么我总觉得我做的不够好?
3、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空虚?
4、为什么我总不自信?
(四)自恋型妈妈如何识别?共有6张面孔,而且也会影响出女儿身上的一些特点:
1、浮夸外向型妈妈。
2、成就导向型妈妈。
要求女儿做任何事必须成功,所以会为了成功不惜任何代价。她给予的评价多半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比如“孩子是个成绩很好的人”、“孩子是个表现很棒的人”就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评价;而“孩子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等等等就是是孩子的内在表扬。
3、心身疾病型妈妈。
动不动就会说自己身体哪儿哪儿不舒服,经常要孩子带去医院检查。其实检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这个可能是由于她自己在小的时候就很缺爱,所以在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里人围着她转,来获得爱。
4、成瘾型妈妈。
5、不怀好意型妈妈。
经常“泼冷水”的妈妈,爱挑事。
6、情感饥渴型妈妈。
女儿会呈现出的特点是:
1、过度在意形象。
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不够完美。
2、自我加压。
永远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当下的是不满意的,幸福永远在下一刻。
3、寻找外在的补偿。
找老公一定是找特别宠她的,获得想要的爱。
(五)在这样的心里环境下生存的两个人中间,有十根毒刺:
第一根:女儿总想得到爱和嘉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
第二根: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出门前会把你收拾的漂漂亮亮,而不考虑你是否舒服;找男朋友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才有面子、才门当户对,而不是这个人爱不爱你。
第三根:母亲会嫉妒女儿。在西方会比较多见。但在中国,在家庭会议中也可以看到一点。
第四根: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有时妈妈会用哭来做逃避的通道,当女儿试图去讲清楚事情时,妈妈总会拒绝。
第五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着母亲转。甚至家里的父亲也不得不围着母亲转。
第六根:母亲没有同情心。这是自恋型妈妈的标志性特点。
第七根:母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情绪就会摔门、摔东西。能够发泄出来的情绪也只剩下了愤怒、抱怨,所以有些女儿会表述“妈妈像石头一样冰冷”。
第八根: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第九根:和女儿成为闺蜜,穿相似的,做类似的事情。其实这也是一种容易让孩子对母女关系界定不清晰的方式。甚至随着年纪增长,女儿充当起了妈妈的角色。
第十根: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女儿。
被这些毒刺刺伤的女儿们,无法发展出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她们的世界是坍塌的。如果在父母以外,她们获得了一份无条件的爱,那么她们可能会变成高成就动机型的女儿。别觉得这是种幸运,这类女儿们虽然常常以女强人的姿态过活,但是她们的内心始终无法得到认可,而她们自己也不敢给自己认可,甚至她们总觉得自己是个冒名顶替者,从而给自己的成就打折。她们活的战战兢兢,总感觉自己不配得到什么。为了能让自己名副其实,拼命地奋斗着,却始终无法获得那种满足感。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没有得到过爱的女儿,则会变成自我破坏型女儿。这类女儿用自我的毁灭来报复自恋型母亲的伤害,并以此发泄愤怒。她们会自暴自弃,甚至用各种成瘾物来麻痹自己的痛苦。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在爱情关系中也会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她们希望从伴侣那里获得没能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关爱,以至于饥不择食地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填补这种情感上的缺失。而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因为在女儿们的潜意识中,她们想要找的是一个无法满足她们情感需要的伴侣,这人最好是既不亲密又不敏感的人,为什么女儿们会有这种扭曲的潜意识?
因为在自恋型母亲的感染下,女儿们已经丧失了自信,她们得不到认同感,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爱,另外一个可怕的原因是,女儿们熟悉了自恋型母亲的相处模式,所以在爱情里会不自觉地会按照这种熟悉的感觉去寻找伴侣。当然这种畸形的心理还有可能导致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独身主义。
当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当上了母亲,还可能重蹈覆辙,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自恋型的母亲,或者处在担心悲剧重演的恐惧与焦虑之中。
(六)那如何解决这样的“母爱的羁绊”呢?
1、感受比外表更重要。
和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感受对方的感受,重视她舒不舒服,重视她的男朋友爱不爱她,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2、试着独立出来。
从空间上,可以搬出来。从情感上,交流上,可以不按照她的方式,也可以和她表明你的底线。
3、在改变的期间和谐相处。
不指责她,而是要感谢她。因为所有的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她以她的方式来爱你。
4、建立自己的爱的体系。
很多时候,这种传承是一代接着一代,有时我们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很有可能你最后就成了他那样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让自己的女儿不走相同的路,那就建立自己的爱的体系。重品格,培养孩子有爱人的能力。这样才会结束这样的“遗传”。
感悟:
”母亲”这个词,似乎天生就是个褒义词,它蕴含了世间最伟大的不容置疑的爱,可是抛开人们感情用事赋予的这层含义,“母亲”不过是一个称谓,不是所有母亲都有母爱,只是她们以为她们有而已,多少家长以“爱”的名义伤害着自己的孩子,就像《黑天鹅》里的那个对女儿严加看管的母亲,还有《老友记》里怎么看Monica都不顺眼的母亲,还有《我们的幸福时光》里,认为女儿被强奸了是女儿的错的母亲……这些母亲都认为自己给予了无私的全部的爱,但事实上却亲手毁了孩子的一生。
虽然很多女儿从小就被灌输“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可惜现实却总是女人就要为难女人,这本书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让被过分美化的母爱得到应有的审视,也让那些在委屈和惶惑中,惴惴不安的女儿们,意识到自我并非一文不值。你要把爱给到你的孩子这时候,你才能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尽管我们一直被教导“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过度美化的传统文化却也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如此诚实,作者以一个既为心理医生又身为受害者的身份,为那些被母爱羁绊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丝自救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