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的考试季一过,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算一算,也剩下不了几个考试季了,再回头瞅瞅已经过了的几个,没经历过传说中的通宵复习,没挂过科,现在记得最清的场景就是一个人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看书了,一个人,一间教室,面前一本厚厚的《经济学》。大一的时候,没怎么好好听过课,管理学、经济学的课逃了好多,就连高数,也没放在眼里,该逃还是逃。那时候不知道脑子里怎么形成的这么一个信条——大学的主阵地不在课堂里。甚至会觉得,逃课是一件很潇洒的事情,跟别人说起时,总是能理直气壮,又很得意的样子,似乎在向别人说:你看,我逃课,我多厉害!现在想想,觉得真是幼稚又荒唐!
或许是因为没上大学之前,对大学的憧憬太多,总以为大学里可以做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从刚进大学那一刻起,就带着一股强烈的新鲜劲儿,然后混社团,混学生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混出来个什么,反正就是知道要这么混着。这也许就是造成后来迷茫的原因了,在人群里待久了,也许能找到一些存在感,但始终面对不了真实的自我。或许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如果在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经历一段孤独的日子,刘同那句话写得好“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上课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对每个老师都指指点点,这个老师不行,那个课太无聊。当时的想法是:与其在课堂上玩着手机,浑浑噩噩度过,还不如自己去图书馆看书。也确实这么做了,不过没坚持多久,逃课的习惯倒是养成了,看书的事儿影子也找不着了。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把管理学和经济学学好,如果当初能抬起头,稍微把视野向外面移出去一点点,应该都能意识到这两个学科的重要性。现在,再想要花时间系统得去学一遍,真是不容易了,在慕课网站收藏的课程,都放了好久了,到现在也没能坚持看完。且不论老师讲的好坏,就是能在课堂上灌灌耳音,起码把书能熟悉一遍,现在也能多记住几个专有名词。没一个名词背后都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多了解一个理论,在解释某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多一个思路。
在学校里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挂科比考研还难!当时最担惊受怕的就是英语了,如果当时一不小心挂了,那考研是不是一定能成功?不过最后还是低空飘过了。我不知道理工科生们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反正向我们这样的文科生,大多数考试的复习都是老师给一份资料或者画个重点,不管平时上没上课,记没记笔记,都一样,资料上的题抽一些,原封不动搬到考场上,只要肯花时间去背,一般都不可能挂。有人说这是侮辱智商,但我觉得这么说实在不好听,侮辱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智商,倒不如说是我们与老师之间的默契使然,相互配合而已。
有时候,也会想,大学里的考试,是在考什么?单论分数,除了作为一个各种评优筛选的指标,几乎也没什么意义了。老师或许也没指望我们通过考试能记住些什么,大多概念考完就忘,有一些考试,甚至几个小时时间稍微准备一下,都能考的不错。要说去检验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似乎也检验不出来什么,大家的分数也不会相差太多。
在大学里,还会有这样一种困惑:身边常常有一些人会很迷茫,抱怨我们所学的这些东西没用。这些理论确实是没用的,不会有谁因为学了什么理论就能立竿见影的得到什么。理论只是帮我们认识世界,实用却是改造世界。没有前者的基础,后者便寸步难行。
《庄子·人间世》有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些知识是没有用的,但在这些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点点想法,未来某天带来的收益也许都是爆发式的。而那些所谓有用的东西,却被人掠夺,剥削,甚至百般煎熬。其所带来的焦虑,不仅仅是迷茫了,会比迷茫更多出千万倍。
所以,我以为,大学应该是让我们学会思考的地方,在追求实用之前,至少应该分得清有用无用的关系。我还记得大学第一天的日记里,我给自己定的目标,锻炼身体,读书之外,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一套自己思考问题的逻辑体系。当时还不知道知识体系是怎么一个概念,但当时的我知道,我想成为一个有自己思的人。庆幸现在还走在路上。
大学里,应该是构建自己知识体的最好时期,不一定要在每一科知识上掌握得特别精深,但应该先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的球形坐标,后面的学习,便是不断把雪球滚大的过程。每一块的知识都能找到坐标相应的的位置,学习起来就会很快,知识迁移与扩展的边际效用也就会越来越高。
《道德经》有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繁荣的知识经济背后,是整个时代的知识焦虑。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也提到,如果没有对于生命意义的关切,只是以求知为目的,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怎么博学也只是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其生活是没有内在联系的碎片……
借以《中庸》中治学之言收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