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是败笔,他们没有成功的经验,甚至没有金钱傍身,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有的是,不断的吵架,不断的指责,以及不断的对我的抛弃,还不断的说着爱我。
就在这个年里,我37岁,像他们哭诉着,这些年我对他们的埋怨,父母也是泣不成声。他们哭着说,我们以为牺牲的一切为了你的未来,你却这样不领情,还来指责我们?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话,这里我来讲个简短的小故事。
我从小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很小的城镇里,尽管父母是当地的老师,但是由于小镇子特别偏僻,教育自然也是极其落后,父母是那个镇子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们意识到,在这样的小地方,是不会有好的教育。于是在我10岁的时候,父母将我送到了山东的姥姥家,因为山东有出色的高质量教育,所以父母决定把我送去山东读书。
当然,这个决定,我是被告知,被送走。完全不理解,只有种被抛弃的感觉,然后被动的再一个陌生的城市上着麻木的学校,似乎也在被动的等待着长大。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怨恨了我的父母,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个孩子,我说不清楚那种情绪是什么,也无力改变。情绪就这样的压抑下来。
而父母把我送走的这些年,父母为了让我上的学校,竟然连续四年没有见过我,甚至很少给我打电话,我不懂,为什么把我送走之后,甚至都和我失去了联系。而多年后,当父母哭诉着说,他们为了支付我的学费,拼命去赚钱,希望我以后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留在大城市生活。
然而,生活就是这么扎心,当我留在了大的城市,当我工作出色的时候,我却没有感激我的父母,更不感激他们这么多年的隐忍和付出,甚至对着他们喊着,我想要的是疼爱,是陪伴,但是你们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不爱你们。
你看,这不正是印证了那句话吗?对父母来说,最扎心的话就是,你倾其所有给我的,却不是我想要的。
当然,其实直到今天,我依旧不能释怀,依旧还会有那种抛弃感和无价值感,但是我可以平静的告诉我父母,我有情绪很正常,毕竟在我最需要疼爱和陪伴的那几年,我缺失了最重要的父母,我无法做到一笑泯恩仇的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因为在那些年里的每一天,每一刻的感受我都刻骨铭心。
但是,我也懂得了你们的用心良苦,我相信你们是爱我的,我也相信,你们牺牲了很多,我更相信,你们是因为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当年的时代和当年的条件下,这是你们做出的最负责任的决定。
而且我也感谢你们把我送到大的城市读书,看到了城市人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我才可以成为今天在上市公司中去拼搏的人,这些机遇不得不感谢那个被我埋怨的决定。
所有,事情一分为二。我的父母,依旧是最爱我的父母,但是我也的确在那么重要的几年里缺失了最重要的爱。
这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近些年对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很流行,书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作为一个实践的人来说,要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最后都有个圆满的大结局,皆大欢喜。更多的时候,我承认我受伤的感受,才是更真实的。当然我也理解父母的爱,那种释怀并不代表可以抹去痛苦的感受和记忆。真正真实的世界是,我既承认我受伤了,但是更看重与父母相爱的能力。带着伤痛去爱,比带着伤痛去拒绝,才是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