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那天,这个星期第一次起床了,又回头睡回去,因为我感到身体撑不住了。我大概知道,现阶段,我每个星期只能有两天是熬夜的。这是身体的信号。我知道啦
然后其次是,我觉得翻译课、国贸课真的是实力无聊。其实知识密度不大,但就是我在逃避无聊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一周两次,有一次可以边玩边上课,这样我的锻炼就刚刚好,既不会一下子承受的无聊太大,吃力,同时又有适当的锻炼。函电课的话,如果坐后面就可以玩,但一周两次课也只能玩一次。如果那周只有一次课,就尽量认真听吧,除非那天像16号那样特需。
现在还是,每天一顿饭不玩手机,全神贯注。慢慢再加时间。
我发现经过昨天之后我真的好了很多,我发现我一个很重要的限制性信念就是,一休息多了就不如别学。比如今天早上,我隐隐感觉到那股牵扯力,但因为我已经满足自己了,超越它也不再难啊。
我发现,我给自己足够的休息真的是很重要的,不用有那种很狠的匮乏感,而是休息够了就全力以赴,然后休息的时候,哪怕给一天也是可以的,再不然就是一天半。
不要因为自己休息的时间长,就觉得干脆不努力了,那些休息是需要的。休息够了,然后立刻再开始工作、学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
不要这样极端,不要再让自己又开始习惯颓废懒散的状态。没有动力、没有激情、没有勇气的麻木人生。
因为现在初期,专注力不够,迭代力不够,是不太容易特别好玩的。慢慢地积累,就会越来越好玩。
休息的时间长了也没关系,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因为缺失的那部分练习上,因为不休息的话,那部分练习只会造成坏效果,
初期没那么热爱的时候当然会需要的休息时间比后期多,后期热爱了,我们自然而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玩手机、刷头条知乎的休息了。我们换个学习的东西,转移注意力,都是种休息,那个时候的专注力、学习力、迭代力就都上来了,学习新的东西也可以变得更享受。
每天都给自己一小时独处,不看手机。然后一个小时做什么都可以,玩手机也行。然后每周尽量给自己一天。
慢慢地、不断地锻炼自己承受无聊的能力,之所以无聊不是真的无聊,是因为我的能力跟不上那份知识密度,直面它,咀嚼它,吃定它,我就可以享受它了。
我试过,承受无聊,只要足够专注,无聊也会变得享受。
继续加油吧少女。
我知道,
我是可以输的起的,我做好为自己兜底的准备,但即使如此,我也依然会全力以赴、无愧于心。
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结果,高考除外,幸好只有高考除外。所以,我不需要那么紧张结果,因为过程的价值真的远远超过它,当然,最好是过程结果,我们都拿到最好的。
毕竟结果有很多的因素不由自己决定,可过程却不是,过程的一切,几乎都是我可以选择的。无论是面对的状态、处理困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