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萌萌在读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大半个学期的语文作业都没交。
作业每天都会做,但是每天都不会交。
最开始的时候是他不小心,忘记交了。
我温柔地提醒他:“明天一定要记得交啊,要不然老师会批评的。”
第二天又担心老师发现作业没有交,被批评,又没交。
发现之后,我很生气,我责问他:“怎么又没交?昨天不是说的好好的让你交作业吗?明天再不交,小心回来收拾你!”
第二天早上送过去的时候反复叮嘱:“今天一定要记得交作业啊!”
没想到还是没有交!
“你到底有脑子没脑子啊?每天叮嘱你的事情,为什么一到学校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作业都不交,那你每天去学校干什么?那你明天别去学校了!”我怒不可遏,本来就被我吼得战战兢兢的,一听到说不让他上学,哇地就哭了。
持续大半个月的时间,为了让他交语文作业,有时候苦口婆心,也会像“爸爸去哪儿”里面那样玩布置任务,专门写个“交语文作业”的任务卡,有时候也会河东狮吼,和他爸轮流上阵,到学期底,老师也参与进来,始终还是偶尔记得交,大多时候“忘记”交。
2
你们是不是都是有类似的经历,不管我们是河东狮吼还是苦口婆心,发现孩子还是会照旧!但是我们依然不会放弃,由此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会感到焦躁,会感到无助,却不敢放手对孩子的管教。
其实这不仅仅在我们这代父母身上出现。
周末天气有些冷,萌萌跟爸爸出去吃早餐,我说:“萌萌,外面今天很冷,你再穿件外套吧!”
他说:“我不冷!”
我继续说服他:“你在家里不觉得,出去就知道多冷了!感冒了怎么办?”
“不会的,我真的不冷!”他继续坚持己见。
“好吧,那你不想穿就不穿了。”我知道继续下去,要么我命令他穿上,他即使会穿上,也会在那里发泄他被压制后的不满。要么还需要好几个回合来互相说服。而且以后还会很多次上演这样的情节,便决定放弃了。
萌萌是如愿以偿地出去了,我却被我妈批评了一番:“他说不穿你就不让他穿啊,一会儿感冒了不仅他受罪,你们也跟着受罪。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你怕他以后不知道冷暖啊?他大些了自然会懂了,现在小就要你去教他,要不然要你们当爸妈的干嘛?!”
3
以前我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弟弟马上三十一岁了,却还没有结婚,也不愿意谈女朋友。我们试着给他介绍过几个女孩子,但是他表面上答应,实际一个都不联系。
有一次来家里,妈又不停在那里给他做思想工作:“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我都这个年纪了,你再不找是要打光棍呢?”哒哒哒,不停地说,我弟弟在那里似听非听,过了很久,他终于忍不住了:“你还要管我多久啊?什么都要听你的!你想一想,我做什么你不都是反对,做什么你都希望按照你要求的来做。真是烦死了!你要我找我偏不找!”撂下这段话他就走了。留下我妈楞在那里。
看到这段话,一定以为我弟弟特别叛逆,特别不尊重老人,特别不孝。
其实他一直都非常乖!没有叛逆期,不像我从小我很任性,会叛逆,会跟爸妈对着干,我弟弟没有过,什么时候都把自己当一家之主的样子,什么都替妈妈、替姐姐着想。他其实也有很倔强、很固执的一面,但是每次跟妈妈有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都会默默听从妈妈的意见。
记得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没有服从数学老师的安排,老师便一次次故意为难他,他也是非常倔强的,跟老师故意对着干。后来成绩下降很多,他非常希望调换一个班,从实验班调到普通班。
我妈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天要掉下来一样,找到我弟弟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还去找他们数学老师“说好话”,最终我弟弟还是同意留在那个班上,但是他由此度过了非常不愉快的高中时期,虽然以好成绩入学,最终只上了个三本学校。后来上大学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和妈发生过很多次意见冲突,但是每次都还是按照妈的意思做了选择。
一次次,虽然他不认同妈妈的想法,但是出于对妈妈的孝顺,不愿意辜负父母的期望,一次次的顺从,结果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假如当初让他自己读那个学校就好了!”“假如当时听他的去学修理汽车维修就好了!”“假如……”我妈看到弟弟现在的状态,经常会在我面前说这番话。有时候又说:“比起你,我为他多操了那么多心,还得到这样的结果!”
我弟弟又何尝不会这样想呢?这样想之后又何尝不会有埋怨呢?
所以曾经让村里人无比羡慕的母子关系,如今变成互相埋怨和互相伤害。
4
我也曾不理解他的想法,我觉得父母的建议也只是建议,如果被说服,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就要接受,不接受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啊!何必听从了到头来还抱怨呢?
当初他可能是出于孝顺而去顺从,但是久了,他在偶尔尝试自己想法失败之后,便不太敢尝试了,慢慢丧失了这种能力。所以再遇到最亲的妈妈对他的行为给出异议的时候,变得敏感而又叛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温暖的成长环境,让他自己去面对自己的选择。
所以当你河东狮吼或者苦口婆心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冷静下来想一想: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想要解决问题呢?别以为为他好就真的让他好。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尝试去跟他协商怎么去解决。
千万别为“赢了”孩子而开心,他输掉的可能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