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三幕式结构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简单来说,三幕式结构指故事的建置,故事的核心,故事的解决。
这就类似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节点1到情节点2之间,是故事核心部分,也是最难的中间部分。
核心故事的启动,情节点1,提出问题。
核心故事的结束,情节点2,代表人物的转变已经完成,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最后进入第3幕,解决问题的阶段。
上接《律政俏佳人》的情节点2,进入第3幕,女主会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艾尔成为布鲁克的代表律师,她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朋友被冤枉为杀人凶手。
于是,她用法学院的知识来详细盘问证人,既富豪死者的女儿,被告人布鲁克的继女,发现对方在做头发一事上撒了谎。
女主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切入点,当庭逼问证人,证人一下子慌了手脚,露出了破绽,慌不择路的情况下,承认是自己杀了死者,她的父亲。
女主一方大获全胜,艾尔也向世人证明了,她并非是没有头脑的芭比娃娃。
前男友主动追到女主身边,要求复合。
艾尔大方一笑。
她不再需要依附于前男友的承认,即便是撇开外表的美貌,她的才华和内在的智慧,都已远远超越前男友。
这就是第3幕,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
女主原本的内心需求是追回前男友,而如今的她如此优秀,再也不需要追回对方,而是对方想要复合。
故事的最后,艾尔的优秀也帮她找到了更好的另一半。
第三幕中艾尔精彩地解决了布鲁克的官司,洗刷了她的清白,也让自己的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
所以,一个优秀的故事要有一个强力的结尾。
如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第一幕提出的问题,又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