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个命题 我很开心 他让我有机会拿出一整块的时间 去想 我在我的大学生活里 最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什么。
我在步入大学之前即成年,算是真正满怀着理想和抱负走进的大学校园。我急于想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想为爱的人分担人间疾苦,在社会中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走到今日,却也还只是现在这个站在你们面前的我。
同时我也不遗余力地期待,在我离开这所校园的时候。我能够相比刚入校时的自己,有那么哪怕一丁点的长进,这四年美丽时光,才算是没有荒废。
如果我更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明白世间对错本不分明,牢记自己的拖延症和坏毛病仍然需要长长的时间乃至一生去完善,接受很多时候的自己都华而不实又浮躁,又还能拥有最初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了世界的恶意也仍然会被小朋友的温柔话语打动。当我真正踏入社会的那一天,就算是不能给成年人的社会添光增彩,我也希冀自己不会变成我们小时候口中的大人。
二零一八年的今天,全世界都在疯转锦鲤,我们都出发的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忘了,身体健康,已经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大的锦鲤。
前些天大三的专科学姐搬出了宿舍,我躺在床上,猛地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一天,我们四个人,可能就会在不同的地方,安了家。
时光如梭,那里是梭,在不知不觉间,时间二字就自己织出了一片繁花。
2017年九月到2020年六月。四十六个月的时间,再去掉提前六个月的实习和离校。我们走到今天,十七个月。过完年回来,就是十九个月。
一半的时间,原来已经被时间老爷爷抢走。
感恩生命吧,除了在感恩中努力生活,我们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大一的时候,也有一位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 我的大学生活 作为考核项。我清晰地记得,有一位好朋友很认真很难过的问我,为什么老师给你们都打了九十多分,而我的却只有八十分?我很好奇地问,你写了什么。她告诉我 她说她没有写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她写了她要一直坚持她热爱的东西和她认为对的东西,她还要一直可爱下去。
我不是太懂,为什么会,连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都有标准答案。就因为她没有写她要好好学习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没有写她要考研要进取,她那一科的成绩,就停在了八十分。今天,我终于不再像小时候写计划总结和检讨一样,为了凑字数罗列数不清的预习复习和好好听讲了。我开始记起来,你有没有预习过其实也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说到:“学校教不了你人生观,也教不了表达方式,这些东西教不了,但是大学非常重要,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你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这段时间形成的,但是不能指望谁能教育你,或者从谁那儿得到启发,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
于是,在大学剩下的这些时间里,我想试图寻找我自己的标准答案,而不要一直让别人告诉我 什么才是正确答案。
如果你还想问我,你到底想在大学学到什么呢?
那就是:每个人的标准答案都不同,我会一直期待着那一天。
最后 很幸运 能在这里念给你听。
对我而言,我的到目前为止的大学,让我不再畏惧曾经畏惧的东西,更让我坚定之前就坚持的东西,让我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