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房价又涨了。
又有一部分人逃离了北京,到房价不那么高的城市去寻找所谓的归属感。
我们中国人对家的具象概念就是房子。所谓的落地生根就是要有固定的地盘才能健康生长。在一座城市买房定居是你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像搭上了没有终点站的高铁,一直上涨。每年有数百万的人怀着梦想,干劲十足地奔赴一线城市,好像奔赴战场一样,决心在生活的战场上为自己赢得立足的资本。
可是他们却没有料到,无论他们怎么拼搏,哪怕是不眠不休地进步,也拼不过飞速上涨的房价。
城市夜并不和善,尤其是在夜晚,抬眼望去,从一个个小方框里反射出的灯光像是李莫愁的冰魄银针,极具杀伤力。
这几年,大城市房价的每一次上涨,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身处其中的人,还有我们这些身处小县城的人。
父母对孩子说:“看看,当初把你留在身边是对的吧。大城市就是再好,你买不起房就永远是个外来人口,那不得处处受委屈啊!”
他们的语气带着骄傲和庆幸。骄傲的是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庆幸的是按住了那时头脑发热的孩子。
的确,在小地方,即使是刚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在父母的帮助下不怎么费力地住进大房子。工作、生活都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
小地方没有吃人的房价,却处处体现着浓浓得中国式人情。
因为地域小,人口少。上学时是同学,工作时是同事,买房后是邻居。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认识一个新的朋友,结果发现他是你同学的同学、同学的同学的同学、同学的同学的同学。这样就理所当然地形成了熟人社会。熟人多了,办事就方便了。
于是大家在办事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熟人。
去医院看病,找熟人插队、挂专家号、住病房。孩子上学,找熟人进好学校、好班级。机关办事,找熟人能少跑冤枉路,加快办事进度。
关系网、人情网成了小地方人重要的生存手段之一。这里有太多谁谁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都照顾不过来呢,谁还能顾得上一个“头衔”都没有的人呢?
这张人情网没有的要通过多方努力去编织,已经有了的又想再接再厉织的更大。人有技多不压身,我有多个熟人多条路。
可是为了这张人情网,不也得受委屈吗?
违背本心去迎合别人,毕恭毕敬地去求人办事,逼迫自己融入不适合的圈子。这些委屈你受的了吗?
这就是生活啊,要取舍,有缺憾。
选择在大城市奋斗,就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一颗坚韧的心脏。吃得了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的苦,受得了高房价的刺激。即使买不起动辄千万的房子,也能收获踏实的成长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选择在小地方生活,就要及时收起锋芒,学会妥协,更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既能在人情网中认清自己的位置,也能寻找到生活中的乐趣。虽然暂时去不了远方,但是至少要努力把眼前的生活活成诗。
不管选择哪个,都愿你能过上阳光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