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写日记时,都是分析问题的好时机。只要沿着前日的问题追下去,再定期回顾,描绘自己的成长曲线,都可以察觉自己的进步。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能够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是禁不住3句问的。
比如今年我们现场的安全资料总是催得比较费劲。经过观察,我发现几家单位的安全员普遍不会用电脑,而帮忙做资料的人往往另有重任——由于跨了部门,奖惩、谈话的办法就不大好用了。
那为啥做资料的人都忙呢?一是项目利润低,各单位都不愿意多配些人去应付程序;二是上级公司与政府部门不但抓着这些繁琐的安全管理程序不放,反而变本加厉地加强检查,还要推行信息化管理,让我们把一样的资料做两遍、三遍;三是业主、监理迫于上级的压力,也参与到催资料的大军当中。
这三点背后的原因有实体经济形势疲软,行业产能过剩,以及一些低价中标的施工单位和经营不善的化工厂正在艰难地挣扎——于是通过换人解决问题也不太现实。
虽然问题是越看越复杂,但是解法很明了:就剩下设法给安全资料减负了。即使我自己多做一点也不能重复上级的错误。否则一旦施工单位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资料上而忽视了现场,就成了弄虚作假。
我觉得只要这样一路分析下去,至少在会议上条分缕析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说到什么程度要看场合)。正如前日关于感召力的晨读所说,人的逻辑脑往往是容易糊弄的,真出了错误也未必能看出来,要想再提高恐怕就得认真复盘了。
至于如何保证复盘的准确性,似乎就成了关键的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