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都在强调,要多鼓励孩子,鼓励就像给花浇水,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的家长很困惑:孩子犯错的时候也要鼓励吗?平常该怎么鼓励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不明白为什么鼓励和怎么鼓励,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鼓励的运用吧,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
01.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比牛奶还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只能发挥百分之二三十的能力,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可以发挥80%—90%。”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很调皮,像个男孩子一样,总是和一群孩子到处玩,成绩当然不是很好。家里跟放羊一样,除非老师找上门,或者我犯了什么大错,否则是不会管我的。
直到有一次,我被老师好一通说,说我贪玩,说我笨,还冷着一张脸,让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看着害怕。结果转头老师就叫我的同桌上去,她是班长,品学兼优,老师立马换了一张脸,对她笑得温柔可亲。
我当时感到很沮丧。回家跟我爸一说,我爸就问我:“你想要那样的对待吗?那你也可以好好学习,拿很好的成绩呀!”
从此以后,我就开始好好学习了,变成了老师教育差生时口中的“榜样”。
长大后,我还是很感谢我爸的,他当时没有对我冷嘲热讽,看不起我,反而是鼓励我,让我去争取我想要的东西,让我学会了独立和努力。
02.鼓励孩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之前也介绍过,鼓励是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好的方式。但是,鼓励并不容易,一方面,大人们习惯性地用负面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发脾气、打骂孩子等。另一方面,很多大人觉得惩罚能让孩子“长记性”,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结果孩子更不愿意听话。
很多大人习惯批评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和改正却不鼓励,久而久之也就不懂怎样鼓励孩子,不懂鼓励的窍门。
第三个方面,家长想鼓励孩子,但选的时机不对,孩子还没有冷静下来,完全听不进去。
03.鼓励需要关注什么呢?
① 追求改善,而不是完美
为了改善而努力,不必期待完美。追求完美的人会给孩子和自己很大压力,彼此都容易感到沮丧。所以下一次,孩子如果有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都大方地鼓励他吧!并不一定要很大的进步才值得鼓励,任何做得更好的事情都值得表扬。
② 作出弥补
当孩子做出一些需要承担后果的事情后,不要一味批评,最好让他们想办法弥补,把关注点转到解决问题上,这样能让孩子学会承担,明白责任的含义。
③ 避开社会压力
有时候家长想教育孩子,却因为亲戚、朋友在一旁,感到不自在或者有压力,这个时候,可能家长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而惩罚孩子。
所以,尽可能地离开观众吧,让身边的人都走开,才能正确地教育孩子,给孩子留足了面子。
有一个新闻曾经拍到凯特王妃教育乔治王子的画面,在一个角落,避开了人群,王妃蹲下来和王子说话,说完了还摸摸王子的头表示亲昵。
其实不管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尊重,所以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
④ 安排特别时光
父母能最能激励孩子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计划陪伴孩子。不管多忙, 一定要定期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和重视。
当孩子开始期待特别时光的时候,他们会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也就不会“无理取闹”了。
注意特别时光是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所以尽可能远离手机,专心地陪伴孩子吧。
04.当心!鼓励不是赞扬!
常常有观点认为赞扬能够帮助孩子更自信、让孩子做得更好,但是,《正面管教》认为,赞扬虽然可能会让一些孩子不那么“淘气”,但是孩子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们会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丧失自我。所以,赞扬有短期的效果,但长期看来,反而有害。
鼓励的不同就是它能让孩子自信,让孩子总是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而不是依赖别人。
如果说赞扬是站在“家长”的高度来评价孩子,那么“鼓励”就是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平等对话。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爱赞扬的家长会说:“你做得好,我喜欢你的做法。”爱鼓励的家长会说:“谢谢你的帮忙。”或者说“你对这个事情是怎么考虑的呢?”
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会自尊和自信,那就需要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赞扬孩子。
鼓励作为正面管教的方式之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是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合作,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责任感。
05.和谐的班级需要老师的引导
皮皮同学在班上总是制造麻烦,捉弄其他同学,老师很头疼,请来了心理辅导员张老师来帮忙。张老师先是请皮皮到图书馆去看会儿书,然后召开了一次班会。
之所以要让皮皮不在场,是因为目前同学们可能对皮皮有不满的情绪,很可能会说出一些伤害皮皮的话,所以张老师希望班里能先形成一个友善的氛围,再让皮皮出席和他有关的讨论。
班会开始后,张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是班上最能惹麻烦的人?”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皮皮。”
她又问皮皮做的哪些事情造成了麻烦。学生们提到了打架、骂人、起外号等等。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感受,接下来,张老师又问:“你们认为皮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开始,学生们回答的是:“他故意使坏。”“他喜欢欺负别人。”这种带有偏见和敌意的话,后来,有一位同学突然说:“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朋友。”另一位同学就插话说:“可能因为皮皮的爸妈离婚了。”
当学生们被问到爸妈离婚了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说一定非常痛苦,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开始理解皮皮了!
张老师接着问:“你们哪些人愿意帮助皮皮?”班里每个孩子都举起了手。最后,黑板上列出了他们为了帮助皮皮想到的一长串建议,包括和皮皮一起上学、中午和他一起吃饭,等等。
当全班同学都愿意帮助皮皮并且之后做得很好的时候,皮皮终于在班上找到了归属感,不再调皮捣蛋,反而变得乐于助人。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调皮的孩子,有的孩子只是贪玩,有的孩子却是因为在班上找不到存在感或者归属感,然后故意惹人烦。如果老师能正视孩子的行为,积极地引导,那“坏孩子”也能变成“好孩子”。
在这个引导过程中,其他学生也能学着理解、帮助别人,而不是单纯地从表面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06.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值得被重视
只要学生有了问题,老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你愿意把你的问题放到班会上讨论,让其他同学来帮助你吗?”
哪怕仅仅说了这一句话,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同时,因为班会要开一段时间,所以孩子有一个冷静期,可以让情绪平缓,更客观地描述自己的问题。
《正面管教》建议至少给孩子留足一天的冷静期,所以每周一次的班会不太有效,最好是每天一次班会。
其实,学生们很多时候比老师更能解决问题,因为学生人数比老师多,而且在头脑风暴时会产生很多独特的想法,所以别小瞧孩子们的智慧。
班会还有一个作用是让孩子们感到被倾听和被认真对待,这对他们是一种鼓励,会让他们自觉遵守自己提出的规则或者解决方案。
07.有效班会的五大要素
刚开班会的时候不一定能成功,不管是学生们还是老师们,都需要一些时间来掌握技巧。
《正面管教》认为,开好一个有效的班会需要这五大要素。
第一,围成一个圆圈。
围成一个圆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能相互看到对方的脸,显得尊重,为班会开一个好头。
第二,互相感谢。
让孩子们轮流向另一个学生表达感谢,注意要说出感谢谁和为什么感谢,这样才显得真诚。多次公开感谢之后,孩子们就可以慢慢学会感恩,在班上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
第三,设立一个议程。
议程是为了尽可能把班会模式化,让班会更高效。比如,一开始可以让几个孩子表达感谢,然后再讨论学生们的问题。这样气氛有个缓和,接下来讨论问题也更能坦诚。
第四,头脑风暴。
老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不要批评孩子们,而是做一个好的旁观者。
第五,解决方案不要带有惩罚。
老师要让学生们讨论,每条建议是不是合理的、尊重别人的,而不要带有个人的情绪,更不要责备其他同学。
08.怎样开一个成功的班会?
① 不要把班会当作另外一个说教的平台。
许多老师习惯了教育孩子,会不习惯把班会交给学生,结果还是“长篇大论”。《正面管教》提醒老师们要尽量客观,也最好不要评价,因为老师的作用就是控制场面,把握班会的走向和引导孩子们积极地思考。
② 在小学,班会应该每天开一次,或者至少每周三次。初高中可以每周开一次。
③ 最后的决定应该根据“多数同意”的原则来确定。
有一种例外就是如果讨论的话题只和几个学生有关,那么要让相关的学生自己选择建议,这既是尊重,也是要让他们承担选择后可能出现的后果。
班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谢、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所以老师的作用就是启发和引导,而不是说教和批评。想要做到客观,老师可以问启发式问题而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方面思考。
【结语】
今天我们分享了如何开一个成功的班会的问题。许多老师总是喜欢对学生说教,想给学生灌输很多道理,但是,《正面管教》建议老师启发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面去思考,给出一些真正能帮助同学的建议,而不是惩罚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