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的两大供给者是私人储蓄和外资流入。因此,如果政府预算赤字增加,以下三件事的某些组合必定会发生:私人储蓄增加,私人投资下降或外资流入增加。
有一个经济理论可以解释私人储蓄会随着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而增加,称作“李嘉图等价定理”,这是以19世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定理认为当人们注意到政府预算赤字偏高时,便预期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增税,因此必须增加储蓄。
应对预算赤字增加的另外两种方式,就是减少私人的实物资本投资或扩大贸易失衡。
⑴、“挤出效应”认为,如果政府借越来越多的钱来管理它的赤字,就会减少民间企业可取得的用于投资的资金。因此,政府借款增加意味着私人投资减少。相反,政府借款减少表示企业可取得更多资金用于投资,而且会更容易采取新技术,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总之,预算赤字偏高的负面效应,就是挤出私人投资。
⑵、“挤入效应”,意思是政府大量借款会带来贸易逆差。政府借款会吸引额外的外国投资。预算赤字与贸易逆差同时增加,也称作“双赤字”。但不会亦步亦趋地并肩同行太久。
长期而言,一直在增长的贸易逆差不是任何经济体可以承受的,大规模贸易逆差也会带来经济混乱的风险。
制定可增加私人储蓄的公共政策,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间接选择。这个方法若行得通,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私人投资,也可以使经济不过分依赖外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