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他们需要的&想要的

          给学生他们需要的&想要的

(give students what they need&want)

          ---由中英两国基础教育对比想到的 From the basic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据报道,2014年,继上海学生蝉联全球学生评估(PISA)震动英美后,英国教育部官员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用“意想不到”四字来形容自己的中国教育“取经”之旅。参观了上海、湖北等地教学课堂的她,不但向英国读者感叹“中国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中国学生在校时间过长”是谣言,还坚信中国对教育、对数学的重视,应是超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更该给英国带来的启示。她还说到“一些推行了在中国学到的教学方法的英国老师发现,所教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她向BBC感叹,“上海的学生比英国学生的水平高出三年。”英国数学教育停滞15年,而像德国和波兰等国家却一直在向东方学习,英国数学老师必须向中国学习,“这是目前的现实,我亲眼看到了。”

      2015年,BBC花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其记录的是五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学校授课的情景,这五名老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水平老师,可是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中国老师明显在英国学校“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甚至上课开小差“不在状态”,这些都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中国式高强度教学,严规矩行为,甚至有些学生被中国老师训哭。 从英国教育官员对两国教育的评价以及中国优秀教师对英国学校的“糟糕”体验不免让人对英国基础教育产生怀疑:拥有剑桥、牛津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英国,其基础教育真的真的很“糟糕”吗? 英语中有句谚语“ Seeing is believing. ”正是指“百闻不如一见”,今年有幸到英国亲自了解其基础教育,所见所感和想象中的确不太一样。

      一、访校课堂初体验

      在访校过程中我们随机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英语课和科学课,据我们观察,整节课老师授课内容极少,英语只用了一张幻灯片,讲了一个主题:仿照你熟悉的故事里的人物描写,如何进行人物写作?科学课中一节课只讲了杠杆、齿轮、滑轮三者之间的区别,并辅以图片展示,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小组自由拼装积木,其中含有滑轮组、杠杆和齿轮,学生闹哄哄一片,小组内商量分工事宜,有些组很快就找到法门开展工作,有些却拼装了错误的模型,还有些组一筹莫展,老师不慌不忙,让学生小组内自己商量,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比如时间过半时,老师会走近某一小组进行提示。学生也不慌不忙,从不关心别的组的情况,他们只按照自己组内的想法进行着,这与中国式课堂很不相同,比如我们的课堂一般讲究完整性,在一节课内要求学生各组必须完成任务,这样,教师才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其次,各组之间小组活动雷同,组间充满竞争,学生的重心放在了结果的输赢上,而不是过程的体验与享受。通过课堂观察和与老师的交流我们法发现,英国课堂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任务,通常是丢给你一个任务,小组内讨论协商,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方法可以各异,结果不分高低,从其课堂评价防水可以看出其侧重于每一个孩子的参与体验,“不断的试错就等于成功”,其教室内贴的这条标语与其课堂评价方式浑然一体,此时心中不免将我们传统的课堂与之对比,他们这样的课堂方式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呢?如何评价其课堂的利与弊?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体悟,我认为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其好的一面表现在这样的课堂重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质及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的一面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孩子们在过于“自由、散漫”的环境中难以聚焦于学习或知识的重点,加之小学老师多为“全能型”教师(不像国内的每一科老师都是“术业有专攻”),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没有那么的专业和深入,因此在给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难以给与专业的引导和帮助,更多的还是靠学生自己,这可能也是导致英国基础教育近些年在PISA测试中一直落后于上海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依然“不慌不忙”,这种骨子里的“自由与尊重”,流淌数百年依然不会改变。

      二、英国基础教育真的“糟糕”吗?

      我想从英国卓著的高等教育质量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聚集在英国,好的高等教育定需要好的基础教育做支撑,由此可见其基础教育功不可没。比如,在英国的大学里,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多数是出于兴趣而不是大学招生需要,这种兴趣多为中小学时期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大学时期他们对专业的学习是自发的、自主的,他们愿意在课余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和了解这个学科的知识,这种内在驱动力是强大且持久的,因此才更容易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为办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但收效并不明显,我们不少孩子在还未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仅仅靠日复一日机械的劳动难以激发新的灵感,更难以在某一领域有新的突破和进展。所以,与其花费人力物力在“末端”,倒不如寻根溯源,多多关注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入手进行有效改革和突破,只要根基打好了,“世界一流”终有一天是可以实现的。

      三、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堂特征对比

      想要发展基础教育就要寻求与他国的对比与差异,进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习方式不同

      英国的课堂多采取group learning的方式进行授课和学习,学生会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face to face,形成一个圆,以便小组间任意一个成员都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collaboration协作学习或者cooperation合作学习。 中国课堂的传统学习方式从座位分布可看出一二,在中国传统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是横看成线,竖看成排,one by one,每个人座位的方向都是面朝黑板与讲台,当然还有老师,这就决定了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是“管好自己”,并且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多强调“独立思考”,当然,遇到公开课时,有些老师也会用到group learning,不管效果如何,有尝试,就值得鼓励与肯定。

        2.授课方式不同

        在英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教学中多采取Social constructive models(社会建构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合作伙伴,二者就某一任务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探究,于学生而言,所谓的知识会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有效的建构和内化,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一起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方法,也就是说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过渡到学生独自解决问题,此时的课堂交流是双向two-way的过程,it can make a circle way,turn around and around,无限循环碰撞出新的火花,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实现从相互依赖的互助行为顺利发展为独立的自主性发展learning=achieving autonomy(independence)through assistant performance ( interdependence),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也得到了提升和成长。

      Social constructive models(社会建构模型)与Learner-centred (constuctive)models(学生中心模型)还不太一样,在学生中心模式中,教师拥有知识但不会简单的将其给与学生,教师会精心安排、设计学生喜欢或需要的学习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对经验的感知发展智力,学生会积极地建构或重塑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时候学习就相当于知识的转化、探索与发现、自我理解和成长。 (learning=knowledge transformation,discovery,personal growth&understanding Thinking )。

      在英国访校期间,我们发现这两种模式在课堂中都有使用,但前者较多。 回想国内传统授课方式多为Teacher-centred (transmission)models (教师中心模式),我更愿意称之为“单口相声”模式或“个人脱口秀”模式,课堂模式忽略学生的需要及感受,多为授课教师的“一厢情愿”。在课前,教师会将知识进行精心加工和整合,只待在课堂中可以将“现成的知识”对学生进行“高效”传送和输入,学生就像“empty vessel”等待被填满,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课堂其交流是one-way单向的,知识仅仅从老师流向学生,教师在课堂中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任何反馈与交流流向教师,对学生来说,此时的学习就相当于知识的堆积+复制(learning=accumulation+reproduction),毫无“生气”可言,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沉闷的,缺乏创造力的,长此以往,学生就被训练成为只会“木讷接受的容器”,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特的想法或思想,很明显,这种模式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事实上,国内不少老师也已意识到这种模式的缺陷及危害,也在积极努力地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3.课堂背后的价值观不同

    (1)自由vs秩序

      中方课堂强调秩序--中国老师上课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纪律,这可能也是我们大多是50人一个教室的缘故,中国课堂的评价标准就是“统一指令,整齐划一”,要求学生从座位到行为到言语都要遵守秩序,理论上讲,一个老师是照顾不到50个学生的,只有在“统一行动”时才便于课堂组织和管理。英国的课堂比较自由,班级人数很少,一般为30人,从学前教育开始孩子们就已经习惯了小班化学习、合作、交流,一些小学课堂,孩子们甚至可以席地而坐,同时也由于其国情的缘故,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就会给到足够的自由。

    (2)思维训练vs知识传授

      中国课堂更注重知识传授---由于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各公办学校教学大纲需遵循相同的课程标准,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内容又较为繁杂,中国老师的传统课堂多为“老师中心”模式,即教师提前进行知识和材料的加工处理,在课堂中以高效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学生要做的就是不听的输入与记录以及背诵和记忆,以便掌握更多的知识。再加上都是大班授课,在纪律严明的课堂氛围中,难以有更多的机会给与孩子去表达个人想法或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了“沉默式学习”,当需要其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时,这样的孩子通常是极不自信的。 英国课堂重思维训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是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爱因斯坦的这一教育理念一直贯穿于英国各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英国课堂通常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老师不会告诉孩子们怎么做,而是鼓励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的每个想法都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尊重,久而久之,会给孩子带来思维及表达的极大自信。在英国课堂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师说“good questions”“what a opinion!”“what do you think?”“tell me why?”老师会不断激励孩子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非常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因为英国老师相信,这样的技能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及工作产生有利的影响,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3)参与意识vs预设与生成

      中国课堂注重预设与生成----中国的教育有非常严谨的国家课程标准,老师开展课堂活动都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老师们认真负责,每一节课都会有自己的预设,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生成,大家也都要有一个设计,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的路线完成这一任务,于老师来说,才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因为不完成任务,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就无法取得优异成绩。 英国课堂重活动和参与---英国的课堂以活动和参与为主,活动基本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各种不同特点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老师也不会太在意,他们关注的是每个孩子是否都参与其中,是否都enjoy it。

      4.英国课堂注重培养的几项能力

    (1)英国学生独立能力强。一直以来,英国教育体系希望他们的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探索、思考的能力,并且不断发展其他方面的技能,这也是英国教育体系主要的核心内容,这也给英国的学生从小就带来很多独立思考和情商方面的考验。比如他们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时候,不会告诉学生整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去记忆,而是会问民族主义在一战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答案在课本中并没有,学生需要去自己独立思考,读取很多的课外资料来寻找答案,再自己分析判断。以此来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以及思考的能力。” 由于从小在课堂中接受训练,英国学生已习惯了独立解决的学习方式,因为从小他们就知道:老师是“靠不住”的,必须靠自己。如果学生需要做一项Project,他们会善于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了解该项Project的来龙去脉以便找到最佳开展方式并很快可以付诸于实践。

      (2)英国学生探究能力强。英国学生做事,不受条条框框约束,他们认为只要不被禁止,都可以做。

      (3)英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好。英国的中学生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大部分学生都出现在运动场上,大量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同时英国学校及家庭非常注重孩子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比如秋天时,温度也只有几度左右,中小学的依然下身着校服短裤上学,据了解,这样的锻炼会大大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4) 注重social skills社交技能的培养 如果在外企工作,你会发现外国同事仿佛能更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中,这种Social Skills 技能从自我介绍到如何在团队中展现领导能力,和他们从小就接受教育中的Social Skills教育不无关系,这种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的mindest(思维模式),让孩子拥有不一样的社交姿态和价值观,英国课堂多以collaboration或cooperation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learn to share学会分享,learn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 reach out and give学会帮助和给与等。

    (5) 内驱力的激发与培养 前面也已经提到英国课堂教学多采取Social constructive models(社会建构模型),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学习,学生会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实现独立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已由外在驱动化为内在驱动,他们可以autonomy&independent地进行自我发展,这种内在的驱动是强大且持久的,且充满自信的,这种能力的获得是令人的一生受益无穷的。   

    四、中国式课堂背后的原因分析

    1.中国式中考及高考制度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向“学习效率”要效益,在尚没有摸索出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前,闭卷式高考仍然会“独步天下”,而衡量一个学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高考数据,只有通过不断的提升“题海战术”才能提升学校地位,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2.社会价值观有待转变。社会价值观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导向及评价制度,目前社会上仍然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且读得“越高越好”,至于其走入社会到底有没有价值人们并没有太给与关注。自古以来,考上大学都是一件光宗耀祖之事,而读职校技校却羞于向邻居提起。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本该在某一领域发挥所长的学生也多半迫于“家族荣誉”继续苦熬高考,也不愿去选择职业学校,究其原因,选择了职业学校的孩子的确出路并不令人满意,从其技艺培养水平及工作待遇、社会地位来看就不如读大学来得高一些,还有谁愿意去读职校呢?价值观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这本就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相较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成熟及职业技术人才的优待,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3.中国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等观点决定了老师与学生本就是“上下级”关系,在地位上并不平等。老师代表着权威,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指命令与服从、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学生唯有服从方显尊师重道之美德。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更不会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发展意识。在英国,老师和学生在学术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大胆提出和老师观点不同的想法,甚至质疑老师,并且这种做法是受到鼓励的,在考试中也是一样,大部分的论述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会给出一个参考答案,评分也都因文而异,即使你写的和参考答案大相径庭甚至观点相对,只要扣题并且有理有据,照样可以拿高分-——截至目前,此情形在国内也不多见。

    4.中国的文化劣根性之隐藏的奴性--自古以来,受封建文化思想影响,奴性文化依然存在,其对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比如,中国的课堂里很少有孩子敢于指出老师所犯的错误,基本都是对老师对学校无条件服从他、接受,很少有人愿意站出来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选择“安全的顺从”,这样的孩子充满奴性,其结果是导致其成年后对社会对人类充满冷漠,多会选择“明哲保身”,也不愿说出“皇帝的新装”,如果教育从业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那么老师就会成为一代又一代奴隶的制造者,学校就会成为一届又一届培养奴隶的场所。

      5.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当然这和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息息相关。比如我们评价一个理想的课堂,要看这节课是不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是不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及发展,学生通过这节课有没有获得思维及技能的长进,而这样的一节课的设计需要教师对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专业的了解和认识,这在目前中国师范培养制度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下是无法实现的,但不排除有教育情怀、勤奋自学的老师或许能够走出一二。

      6.中国基础教育班额过大平均50让人一个班,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教师无法照顾到那么多孩子的发展,为了便于管理,“秩序”就很有可能成为衡量班级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必将会刺激一些快速、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的诞生,比如“一刀切”班级管理制度,“集中制”管理制度等。老师上课基本按照自己的节奏,偶尔会回答学生的提问或者重复一遍重要知识点,但是总体不会影响当堂课的进度;没听懂的或者没跟上的同学一遍只能在课后自己钻研或者问其他人。而在英国这一点就非常不同,因为是小班化教学,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且在英国有问题大家都习惯了直接提出来,然后马上解决。

      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从目前中国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说到底,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中考犹如学生前行的“指示灯”,学校、家庭、学生的所有精力,基本上都是围着分数转,都期望能够实现“一考成名”。而英国的基础教育,则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不以同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化及社会化发展,当然,两国基础教育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打破应试教育这一单一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及自主成长;而英国基础教育的最大挑战是在关注个体兴趣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不让学生学习及发展方面的“贫富差距”太大。我国需要从单一体系过渡到多元体系的构建,这将面临体制的改革,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升学制度改革,而英国的教育体制和升学考试制度并不需要改革,而只需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进行教材、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基础教育和英国基础教育都各在一个极端上,一个注重knowledge,一个注重skills,如果二者之间相互借鉴,就可以取得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平衡,这是教育制度的理想状态,我们都知道很难,但值得去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章转载于搜狗测试 大家好,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了搜狗游戏平台web功能自动化持续集成框架实现所需要的工...
    夜境阅读 409评论 0 0
  • 今天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主持人小燕子。她不仅阳光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正能量。小白龙老师又为我们分享几种裂变的好方...
    佳妮520阅读 169评论 0 0
  • 本篇文章是「深入浅出MyBatis:技术原理与实践」书籍的总结笔记。 上一篇总结了MyBatis的配置,详细说明了...
    情情说阅读 937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