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邻居带着我们到附近果园去买果树。小路崎岖不平,七弯八拐,很考验车技。
我心里默默感到庆幸,因为差点我就自告奋勇的要自驾前往了。
平时驾车行驶在交通的大动脉—宽阔的主路上,路两边的风景一晃而过,脑子里只留下田野的模糊概念。
即使偶尔停下车等红灯,也只能远距离的瞭望一下隐约在田野中的农舍,心里猜想他们的乡野生活。
而今天我们沿着交通的毛细血管—乡村小路走近了那些乡野,乡村图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广袤的田野具象化了:路边开着野花的小径、田里整齐的种着蔬菜、错落有致的树林、大大咧咧的村舍、清澈明朗的溪流……,最是那想象中叫人害怕的土狗,趴在地上都懒得叫唤。
终于来到一家庭院门口,我们把车靠边倒进去。
下车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院子合着青草和小路无缝衔接,没有被水泥硬化,软软的泥巴地几乎把经过的所有噪音都吸纳了,这让我们一行人感觉是毫无声息的出现。
在这静谧的早晨,园子里略有薄薄的雾气,一切都还是夜晚的原生态,就连夜虫已经入睡,我担心主人还在梦乡。
不知谁吼了一声,只见一个穿着家居服,左手端着水杯、右手拿着牙刷的蓬头“老旦”出现,她不惊不诧,只是温和的笑。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早起在家里洗漱时,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会吓得失魂落魄的,哪里会有这样的从容,这也许就是城市和乡下的不同。
城里的小区垒起了高高的院墙,院墙上面安装有监控、玻璃渣、高压线等等不一而足的防盗设施,但人们还是没有安全感,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老死不相往来。
这让人联想起老美一个叫“小院高墙”的对华战略,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担心他们会窒息而亡。
而乡下最多是一个矮矮的土院墙,站在墙外就可以看见里面的各种热闹,甚至可以没有院门,来去自由,毫不设防,这才适合人类群居动物的本性。
从居住方式,可以看出乡下人的精神松弛度和宽阔度远远大于城里人,城里人包装精致的躲在钢筋混泥土的楼房中,长此以往,身心不可避免的塌陷和萎缩。
我们说明来意,“老旦”自是欢喜,招呼我们先随意溜达,她稍候就来。
院子里的各种树木没有任何布置,自由生长,各种果树中间还间或穿插有不同种类的花。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月季花,不是平常我们栽的那种细细弱弱的需要支撑的开着小花的月季,而是树型的月季,树干挺拔,花朵硕大,美艳动人,带着一股乡野的灵气。
老公了解我的心思,先主动打预防针,说这种月季花树丛太大,不适合种在我家的小花园,我心里明白此非池中之物,只得绕花数匝,一步一徘徊而去。
我们选好树,等着老旦出来报价。这时有人发现院子里还有一片红薯地,新鲜的红薯刚刚挖起来,还没来得及收捡。
大家看到了红薯像是发现了宝贝,不顾湿湿的泥土弄脏鞋和手,一窝蜂自助抢收红薯。
原以为那“老旦”是去收拾打扮去了,但稍候过来时,依然披头散发,只是手里的水杯牙刷换成碗筷,在大碗吃早餐呐!
大家急急的问她要塑料口袋,她一脸茫然,不是买树么,要口袋干啥?
有人晃了晃手里的红薯,“老旦”才恍然大悟,但看她表情,仿佛在说:红薯有啥好的,你们随便拿呗。
最后,大家以市场五折的价格买到了刚出土的新鲜红薯,皆大欢喜。老旦足不出户,甚至省去了采摘淘洗红薯的环节,人在家中坐,利从天上降,喜哉!
我们和她谈妥价格,他们方便时再送上门来栽。等到离开时,她家里的各种人等都陆陆续续出现了,小孩子、学生、年轻人、中年人,好温暖和睦的一个大家庭。
回到家里,我美滋滋的准备煮红薯,发现红薯外面厚薄不均的包着泥土,要在地上磕半天才清理干净,这边厢红薯一堆,那边厢泥土一堆,我们戏称这是皮蛋红薯。
我想起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故事:《乡下的老鼠和城里的老鼠》。这个故事很早就告诉我们:精神安逸比物质充足更重要,当今世界在追求物质充足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已经忘记精神安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