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废话”真的废吗?
孩子都是天真的,毕竟他们接触的这个世界还小;小儿子不停地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蚂蚁要搬家?”之类的问题,大儿子自己编的故事,分享学校里发生的“鸡毛蒜皮”小事。作为大人,我们往往觉得这些话可有可无,但其实,这些话语里藏着他们成长的轨迹。
理解他们的成长:
3岁半的孩子 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表达比较随意,问题千奇百怪,但其实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 8岁的孩子 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开始模仿大人的表达方式,也会试探大人的边界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有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敷衍孩子的“废话”,但这些“废话”可能是他们最需要家长回应的时刻。比如某次你认真回应了孩子的一个问题,结果发现他其实是在向你寻求安全感,或者试图表达更深层次的想法。
珍惜孩子的“废话”
孩子不会永远黏着父母说这些“没用的”话,等他们长大了,这种分享欲可能会减少。所以,哪怕有时候他们讲的事情很琐碎,试着认真听一听,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