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在乐高中心见过太多的孩子们了,有上乐高课动手能力很棒的果果,有课外知识储备量丰富的合合,有人见人爱的小卷毛柯柯,也有已经4岁仍需家长陪同上课的煜博和课堂上经常会对小朋友有攻击行为的泽瑞,各种性格迥异的孩子组成了我们的乐高大家庭。而他们也像一面面镜子,映射出了自身的家庭教育模式。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前段时间经常看到的微信大V发的关于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推文,其实就说明了家庭中,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现在这批10后的孩子,他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大环境,跟我们以前的那个年代比,不仅仅是教育资源丰富了很多,父母的教育意识更是天差地别。但家长也现在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注。可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再好,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成长和长大,只差了一个字,却隔着遥远的距离。
上星期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家长去幼儿园开家长会的时候,园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借助你来到这个世上,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园长引用的纪伯伦的诗歌,让来参加家长会的爸爸妈妈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跟孩子的亲密关系和教育方式。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里面有很多大家平时常见的育儿误区。拿我自己举例,以前看见小朋友摔倒,为了让他不哭,我会扶他起来,嘴里一直说“没事没事,不疼的”,企图用这种方式给孩子“洗脑”,来达到不让孩子哭的目的。但读了这本书后,发现我这样的对待方式完全没有做到尊重孩子,孩子从秋千上摔下来,应该先扶孩子起来,然后问问他的感受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需不需要其他帮助,这样才是真正以共情的方式去跟孩子进行沟通。
经常会有家长跟我聊到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令她们焦头烂额,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除了身份转换所带来的欣喜,还有孩子每个阶段所要面临的教育问题。而“父母”这项工作,一旦开始了就是一辈子,这份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没有谁天生就会当父母,都是要靠自身去摸索,去学习的。在探寻育儿方法的过程,也是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让我们跟孩子一起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