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距离崩盘还有多远?【110/1000】

昨天晚上,小七在不出局班长群发了一条惊悚的消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打开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果然够惊悚的。这里包含了各个班级存活人数情况和出局情况:

1、007有多少个班多少人?

007目前一共有149个班级,150班正在组队,共计11349人正在参与这场伟大的写作计划。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存活率最高的班级

从前面100个班级的数据来看,为何是前面100个班的数据呢?因为我带的91班快满一年,前面100个班的践行时间相对较长。

存活率最高的是杨航带的57班,目前仅出局3人,存活率97.37%。

存活率超过90%的班级有21班、26班、57班,只有这三个。

3、大部分班级出局情况

超过80%存活率的有13个班级,大部分班级的存活率在60%-70%之间,也就是说,一个班开始的时候77个人,现在大部分班级人数在50-60之间。

4、出局人数最多的班级

出局人数最多的是28班,目前还有22人;其次是29班,目前还有36人,这两个班级都换过班长。

5、1-5班的情况如何?

大家比较关注的1班还有61人、2班还有65人、3班还有53人、4班还有44人、5班61人,这几个班级践行时间已经超过2年。

6、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从数据分析来看,出局人数和践行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是正相关,不代表践行时间越长出局人数越多。但是出局人数的多寡,和班长的带班水平确实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

决定一个班级出局人数的关键是什么呢?为何有的班级还有那么多战友,而有的班级出局了那么多?

这也是我们分析007崩盘的核心关键。

8、加入007进班顺序

77人一个班,每个人一个编号,加入007每个班级的人都是随机的,不代表一开始加入007的一定很牛逼,也不是说后来加入的就一般。在007的每个班级都有牛人存在,也有人在不断崛起。

分析来分析去,我发现决定一个班出局率的因素只有一个,写作者本人,他对写作的认识,他对007的认识,他对践行七年的认识。

007崩盘,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大家认为写作没有意义,写作没有价值,在007写作没有收获,然后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写作。

9、距离007崩盘还有一辈子

找了好久没有找到007崩盘的原因,可是找了几条它不会崩盘的理由。

去中心

007不会崩盘,因为007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有一群无私奉献的班长,还有一批相互帮助、自愿服务的值月生和志愿者,每个人都是主角。

尽管007的规则中说,班长不能掉队,18年还是有些班长掉队甚至出局,但是这个班级并没有因为班长走了而垮掉,它依然在值月生的带领下前行,又有新的班长上位。

有文化

007不会崩盘,因为007是一个有文化的组织。这里有:

我不脸我怕谁,人至贱则无敌
坚持不懈是一种精神
上下楼点评,左右手赋能
用输入倒逼输出、让成长有迹可循
七天1篇写七年,七年后一起去南极
写作改变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

007不会崩盘的核心,因为一个人。

是谁呢?

前几日和53班班长张胜萍大哥聊天,他说,只要覃杰不倒,007的这面大旗会一直在。

对于这一点,我无比的赞同。覃杰作为007不出局的发起人,从一个人写作到10000多人一起开始写作,关键是七天写一篇,不仅要点评别人的文章,还要一起写七年。

过去我对007信心满满,覃杰说007要走七年不容易,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受到这其中的难度。

但是每次见到覃杰,都会让我感受到满满的信心,因为他不一样,他把007当作一份伟大的事业在做。

就像一位战友说的:当你和覃杰聊到007的发展规划时,你会看到他的两只眼睛在放光。

007在发展过程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覃杰在努力。

七年一直在努力

一、让你被大家看见

每天(工作日):成长故事365

目的:爆光优化战友的成长故事

地点:向左而生公众号

二、书写不停步

每周:7天1篇“持续写作+相互点评”

目的:用输出倒逼输入

地点:不出局系统提交+班级群点评

三、分享更精彩

每月:分享会(班长+值月生)

目的:让更多人看到标杆战友

地点:千聊(不出局账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值月出真知

每月:轮流值月

目的:让所有人有机会体验领导力,并让战友们带着践行(大雁往南飞)

地点:班级群

五、周六见面日这一天干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007年会
七、游学有未来【待定】

到其它班级游学体验的机会

目的:到你想去的班级学习交流体验,并提交游学报告,让班级流动流通起来

地点:各班级群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007在行动,007在改变,我们在进步,现在大家可以发起各种不出局,未来OOT会流动流通,还有更多激励人心的方案和措施在出来。

七年就是一辈子,007值得你好好拥有这辈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