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钢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实际生活中却不是每次都能“不亦乐乎”。医生的工作忙碌程度是大多数人没办法想象的,举例说明:每个星期我们有一个晚上不用加班,下午5点半正常下班的日子,这就已经算是放假了。
在这种忙碌程度之下,“有朋自远方来”就显得特别让人发愁。来了和你联系,绝对是人家还记得你这个人,欲小聚一场追忆时光,奈何我实在没时间配合。屡次拒绝后我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幸好我发现了一个好办法——朋友同学来找我,我都请大家吃夜宵。实践下来,效果颇好,基本具备聚会两大优势:通常来不了的领了情意,来了的吃顿夜宵也便宜,能省好多钱。
我有个高中同学,曾经还是邻居,关系颇为要好,现在他在深圳工作,混得风生水起,过着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孩子的生活。上个月这位老同学来找我,结果他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我没时间应酬同学来北京做客的问题。
那天,我正像往常一样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老同学问我是否有时间见面,我告诉他没有,他说:“照例吃夜宵吧!”既然老同学这么上道,我也没办法,只好答应晚点见。
我抓紧忙活手头的事情,终于在晚上10点多搞定下班,约了老同学到我们医院附近最著名的露天大排档吃饭。我到的时候他已然等在那里,作为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我请客是颇为豪气的,拿过菜单让他随便点,多点些,因为这个露天烧烤摊实在是好便宜。
夏夜,凉风习习,坐在外面小酌几杯清凉的啤酒确实很惬意。时间不长,我们点的东西就上齐了,他已然入乡随俗,去了深圳就迷恋上海鲜之类的,点了些烤虾烤鱼什么的。我还是老样子,几个羊肉串,一盘麻酱青菜。
我们感慨万千,聊了很多青春的话题,也说了很多关于友情的言语。突然,我的同学,他吐了!
我心里一惊,难道是因为我们说的话太假,感慨得太矫情,以至于当事人都受不了——吐了?
等他吐完直起身来我惊呆了!这明显不是被自己恶心到了的样子,他整个人从头到脚红得像煮熟了似的,还说自己头晕、头痛、恶心。
这个时候,和一个急诊医生吃饭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我马上检查了他的脉搏,发现心跳、脉压感没问题,又问了问他有没有呼吸困难,得到他没事的回答后,我问了下他的具体情况,原来他是过敏体质,而且以前发生过青霉素过敏现象,这下我心里就有数了。
我相信,这个总是在深圳吃海鲜的人,在北京的招待晚宴上发生了“海鲜过敏”。
当我说他是海鲜过敏后,我这位老同学睁大了眼睛:“怎么可能?我在深圳隔几天就吃一次海鲜,怎么可能过敏!”
我问他:“你吃的海鲜都是新鲜的吧?”
他说:“当然,我们那海鲜都是现打捞上来的,而且经常去海船上吃海鲜,都是从网里直接挑,直接在船上就做了⋯⋯”
我赶紧打断他:“过敏也不忘炫富!我们北京是内陆城市,海鲜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更何况这会儿都晚上了,海鲜肯定至少放一天了,所以都是不新鲜的。不新鲜的海鲜会导致海鲜组胺过敏,容易引发组胺中毒的鱼类主要有鲐鱼、马鲛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大部分都是青皮红肉鱼类。”
其实,青皮红肉鱼类之所以会引起组胺中毒,是因为这种鱼类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当这些鱼保存不当,变得不新鲜时,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会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食后便有中毒的危险。成年人一次摄入组胺的量超过100毫克时,就能引起食物中毒。这种中毒不只是出点红疹子、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除海鱼外,淡水鱼中的青鱼保存不当,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另外,腌制咸鱼时,鱼不新鲜或腌得不透,含组胺较多,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这种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因为在温度为15〜37℃的条件下,组氨酸易于分解形成组胺,从而引起中毒。所以,夏秋两季吃海鲜时要格外留神。
老同学显然对学点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感兴趣,不耐烦地说:“你少说没用的,赶紧把我拉到急诊打针输液去。”
我告诉他,他的情况属于轻中度过敏,不用去医院,然后我又到附近的药店给他买了点抗组胺的药,通常可以选择苯海拉明或者扑尔敏等。然后,他口服两天就没事了。
这件事情虽小,但是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同学回去之后在班级的群里到处说我请他吃变质海鲜导致过敏,结果对我的名誉产生了极大影响。不过,从那之后我倒是再也不用请客吃饭了,同学们都怕了我,每次都安排好饭菜叫我直接过去吃,倒是省了不少银子,也蛮开心的。
感谢与你在这里相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