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价值是什么?”这些带有哲学气息的问题或许大部分中学或是大学生都问过自己。这些人(包括我自己),从小就被教导好好学习。有些人从小开始被安排到村、县、市、省各个地区最好的学校上学,而他们上的班级也是什么冲刺班,火箭班,父母把他们的成绩当成他们人生的价值,而他们的成绩也成了被爱的条件。他们只有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一或者名列前茅,他们才是值得被认可的;他们只有成绩超越身边的同学,他们才是有价值的;他们只有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他们才是有出息的。他们需要不断变得“优秀”,才能让父母脸上有光,才能让父母引以为豪,才能让老师不负众望。而他们却变得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甚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自我也丢失了。
①虚假的价值感
我们身边的教育体系大多都是排名制,而通过成绩和排名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价值感也成为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共识。老师一般会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而一些调皮捣蛋或者成绩落后的学生也都比较难以获得老师的青睐和重视。而父母更是现实,他们几乎都是通过孩子的成绩排行的奖励或批评孩子。这种教育使我们对学习难以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压力,因为负担,我们把考试当成战场,每一次考试的结果都会影响着我们是否被爱,被肯定。考的差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悔恨痛苦,或是认为是失败而对学习失去信心;考的好的学生可能会感到高兴,但是又开始担心下次考试会被超越。可以说这种通过排名来判断学生的价值的方法,确实是学生倍感压力,甚至恐惧学习。
②虚假的自我
当我们一直被要求要很优秀,必须要比身边的人强,不能跑在别人的后面……这些要求会形成我们的信念,刻在我们的大脑里,于是我们无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明明很棒,却还总是认为自己哪里都不好,我们总是习惯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比较,从而打击自己。好像只有对自己苛刻才能让自己更加上进,但是这样的自我攻击只会让自己自尊越来越受损。
因为我们的内心藏着一个完美的自我。他的形成可能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也可能是因为想满足父母的期待;或者是想证明自己不是弱者……正因为我们深信只有我们变得优秀,战胜所有人,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才值得被爱、被认可、被尊重,于是我们为自己刻画了一个完美的自我。认为自己不应该犯错;认为自己应该每件事都做的完美;认为自己应该要符合别人的期望;认为自己凡事都应该做的最好;认为自己能够被所有人喜欢……殊不知这一切只是自己的妄想罢了。
③接纳真实自我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难以接受的字眼,而这些恰好就是存在于他们身上,却被他们隐藏的“缺陷”。没有所谓的完美,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可当不完美的出现会让我们感受到危险:被否定、被排斥、被批评……这些反馈恰恰就是让我们怨恨和逃避我们的不完美的原因。可是,即便我们怎么隐藏这些不完美,它们都不会真正消失,它们偶尔跳出一次,就让我们羞愧、抓狂,开始讨厌自己。而这不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吗?我们为什么就无法接受呢? 或许是因为对于虚假的完美自我的执着吧。
既然都说了是虚假的,那为什么我们还会如此执着呢?因为它能给我们短暂的安全感,当我们觉得我们很棒,很优秀,即便这些都是假的,但是他会让我们屏蔽掉因自己的差劲而被否定的恐惧中。可这种自欺欺人的法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现在有两种选择:⒈沉浸在完美自我的世界中,总是做自己擅长的,活动于自己舒适区内,但我们同时也停止成长;⒉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确实不如人,甚至非常差劲,但是我们能够学习,成长。 你会怎么选择呢?
④僵固型思维ⅤS成长型思维
一个秉持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成长上;而一个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证明自己行还是不行”上。
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学习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是否一直在逃避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否一直在隐藏自己的缺陷?是否总是担心做的不好被批评?僵固型思维让我们以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事情做的不好就是能力不行,就是自己不行,而被批评就是被否定……这些将限制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停止成长,像个弱者永远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而只有我们转换思维,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看待自己的不足,接受别人的批评,我们的能力不是固定的,而这些信号正是可以让我们调整、改变自己,从而让自己成长!
我们因为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父母的严格要求,通过成绩的好坏来决定自己的价值,而这种教育可能也会使我们陷入僵固性思维。如何父母能够接受孩子的缺点,并且有耐心的引导孩子正确努力,孩子便明白有缺点是不丢脸的,并且我有能力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于是也就形成了成长型思维。 好在我们是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转化思维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绝望或者愧疚是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们就需要停止负面情绪了,因为我们有让自己成长的能力,我们能够在不足和错误中总结经验,不断成长!
⑤像一棵树一样成长
我们总是执着于寻找真正的自己。我们会思考 我是什么样子的?我有什么不擅长的地方?我将来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然而这些问题恰恰都反映了僵固型思维。我们就像是一条河流,它不止是直直的流动,它会串向不同的支流,流向不同的地方。有个更好的隐喻是采铜老师所描写的:我想成为一棵树……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总是在生长,一方面往地下去伸更深的根,一方面往天空去发更高的枝;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是连续的,我的年轮一点点变粗,新的枝叶在老的枝叶上抽出,乃至我树干上的疤痕也总是留在那里,覆上一点青苔,成为我久远的印记;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不只是在一个向度生长,我的树根和枝叶向四面八方去,从每一种视角看都生气蓬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会沙沙作响,我会摇曳着跳舞,我会迎风歌唱,但我的根基仍旧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时得意而失掉初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它们交谈、共存、互惠,我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反倒为鸟儿和松鼠构筑家园。
一棵树总是把另一棵树当成朋友,而不是对手。更多的树组成森林,它们一起抵御狂风,为动物的栖居提供家园,构建生态系统,这些都不是一棵树可以完成的使命。
树,追求共赢,它们不相互竞争,而总是默默地相互致意,既相互独立,又携手完成使命。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试一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放下对身边比我们优秀的人的恐惧感。当我们相信这些人并不是对我们造成威胁,恰恰相反,这些人是我们成长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