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重点思考
思考关键目标、思考实现关键目标的关键行动、思考关键行动的关键依赖,然后加以权衡。如果思来想去关键的东西还是多,那么就要考虑哪些是可以放弃。
思考关键目标
面对一个具体的产品问题,先不要马上动手解决问题,而是想想关键目标是什么,即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思考关键目标时,需要跳出习惯的思维框架。如果我们脑海里只有一些具象的功能和数字,那么很容易忽略目标,而错误地以实现一个功能、达到一个数字为目标,这时就有可能走偏。
学会多问为什么,有助于产品经理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帮助自己在目标层面思考得更深入,从而找到真正的聚焦点。这应当是一个“先发散,后收敛”的过程。
思考关键行动
在明确了关键目标后,就可以拆解关键行动了。这样的思考顺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抓住最能解决问题的关键部分,而不是做出可能偏离目标的行动。
针对目标进行行动拆解。
思考关键依赖
在明确了关键行动后,我们可以思考实现这些行动的关键依赖,即思考我们所需的资源、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合作伙伴等。
权衡
有时候如果我们想的关键目标比较多,还需要权衡一下,最终需要放弃、搁置一些目标。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每个阶段只有一个关键目标,这样最容易聚焦。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发现优秀的人总能抓住重点,不管是自己思考做方案,还是与人开会讨论事情,他们总能一针见血地找到关键之处。
往本质思考
跳出思维惯性
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想多问;给自己的脑袋设一道坎,一旦意识到自己在用经验、过往的思路思考问题时,先打住想想这些经验和思路是否适用于现在的场景。
一层一层往下多提问题
持续不断地提出越具深度的问题,逐层的剖析问题的原因,思考出问题的本质。
日常实践并与人交流
与人交流也是打破思维惯性的好办法,不同人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抛开对错心,我们会获得很多新的信息、学习到更多的思路。
一开始思考深层次的问题并不会很快获得答案,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对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脑力的勤奋比体力的勤奋更重要。我们很容易落入日常体力勤奋的状态,这是比较危险的。对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和培养发展,我的思考一直在迭代。现如今,如果要我总结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我会说是深度思考和用户洞察。方法论有时候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有很好的用户洞察,敏锐地捕捉到用户需求和商业机会,同时进行深度思考,能在这个领域内找到解决思路。所以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别人的方法论,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度思考与用户洞察,不断地总结和迭代自己的方法论并形成闭环,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往上层思考
提高眼界和思考的格局,可以看到表面问题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背后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梳理复杂问题。
往上层思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想到了上一层、理清了本层与上一层的逻辑关系后,团队内的沟通、协作也会变得顺畅,不管是说服上级、项目组成员,还是更广泛的合作伙伴,都会更容易,这是因为我们总会在某一层的目标和想法上达成一致。
方法:与自己的主管或者主管的主管聊聊,多听听他对产品、业务的思考和描述,这一定是和你不一样的思考层级,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更高的层级。
想象未来的可能性,从最优秀的互联网和科技发明界的领袖身上,看到他们对于未来的畅想(因为政界和经济学家通常很难接触到)。至少可以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想象未来三至五年的可能性,这的确是有迹可循、可以思考的。
往不同思考
乔布斯总能有超出常人的关于产品非常简单而又引领未来的想法;而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则非常与众不同,当其他人想着如何成功时,他会思考如何避免各种各样的失败。
客观思考不同
往不同思考,绝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什么叫客观地思考不同呢?就是当我们在思考不同时,要想一想背后的逻辑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只是自己想象臆断的。
逆向思维
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深思熟虑导致失败的因素,并将它们排除在外。这样做不一定能让我们得到很好的结果,但一定能帮助我们避免最糟糕的结果,避免不该犯的错误,剩下的就是该做的都做好,好的结果自然而然就来了。
做产品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提高成功率,也就是避免那些重大失败、尝试那些可能成功的方向。这个世界上的失败案例非常多,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经验,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客观、理性地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最接近成功的发展之路。
捕捉创新
大脑中有时会闪现出一些不太寻常的点子,这通常会在大脑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发生。对我来说,在洗澡、睡觉、开车、看书时,都会时常萌发一些有趣的想法,这时我会尽快将它们记录下来——因为这些想法总是转瞬即逝的。
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框架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分析、判断、思考策略以及执行的思维框架。我们乐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学习和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积累经验。每个人所面临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各有不同,因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我们学到的思维方法,经年累月地不断总结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框架丰满而不偏颇呢?
我们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以及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经验积累。正如查理·芒格会对物理学非常着迷,他从中学到了分析世间万物的基本理念,我们也应该在各种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上有所涉猎。同时,切忌读书浮于表面、纸上谈兵,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如何将那些吸收进来的思维方式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