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早睡早起,80%的精力推动20%的主要任务 □
昨日就寝 ☪︎00:54 今日晨起 ☼05:40
昨日午休/冥想:0 min
【今日三只青蛙】
1. 生活:整理宝宝衣橱
2. 工作:合作伙伴实地勘察
3. 学习:英语+熊猫小课+商学课
* 2018年8月1日
天气: 晴
心情: 非常高兴
第61天高效率慢生活践行
昨日运动?
步行 6443 步
昨日收获?
1. 昨天起小家伙送暑托班了。精神上感觉连续一个多月加班终于休息了,有充足的时间不仅晚饭前完成了当日所有学习
2. 还把冰箱和厨房全部断舍离整理干净。
整理思路:铺开-分类-清理-舍弃-放置-标签。
和家人约定好东西存放位置的设定,家庭整洁需要全家人的力量支持。否则将陷入无限整理中去。
昨日反思?🤔
晚上老公让我一起去接小家伙放学,但是晚上我还有直播,厨房还整理到一半所以就不愿意去,我说过去只是干等着,我已经学习完了这样会浪费我的时间。但是他生气了,我想,生气的原因一定是我表达态度不好。
现在学了有效沟通,运用了情绪表达的法则我在整理完后发了微信给他 表示他对我的理解和谢谢让我清完了今天GTD任务。
反思: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下次我一定要控制自己语言速度和音量。并且在沟通时候就要预告坏情绪和说事实让他明白事实上如果我去了,我可能什么也做不了,可能会来不及完成GTD任务,而一起去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在外面对我来说是时间上的浪费。而不是情绪化的说一句,一起去是浪费我的时间。
昨天让我开心的事?
开始有更多自由时间可以用于学习和工作了。小家伙也是满载而归。认识了很多新的汉字,学会了拼音。看到他能成长我很开心。他说,今天还要去。
耳学分享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而取决于市场对你的需求,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学习分享
有效沟通:坏情绪需要表达,需要通过谈话预告
表达公式(事实+感受+愿望)
一般来说,人是先看见事实,然后做出自己的解读,接着形成感受和情绪,最后才展开行为的。其实说事实和感受,就是在说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想的,然后有了这种情绪之后,我希望我们双方能做些什么?
拿前天宝宝到我抽屉拿了里面吸铁石为例,前天我凶了宝宝但是看到他好奇我就虽然演示了原理,他很感兴趣,但是并没有做到表达坏情绪预告,所以脾气一触即发。应该这样说:宝宝,妈妈刚刚对你凶是因为看到你不经过我的允许翻了我的东西,这让我很着急,因为妈妈很担心你这样做就会成为一个自说自话没有礼貌的小孩,你下次问过妈妈再拿好吗?
时间管理(告别拖延症):“感受”的小人短视,如果一件事付出的成本很少,而又能马上带来快乐,那么他一定会去做。比如像上图,走平路,摘小花。“自我”的小人深谋远虑,他沉得住气,吃得下硬饭,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换取更大的成就。比如像上图,走上坡,得果树。
启动➕执行=行动力
产生“启动力”的三种方式:321法则,是忽视掉小花,在“感受”小人反应过来之前,“自我”命令身体先行一步,让“感受”小人不得不跟上。
荆棘策略,是在平路上增添荆棘,想要小花花?可以呀,但你要忍住疼,这是代价抵消了收益。“感受”小人自己也会评估,还是跟着“自我”小人更划算一些。
简化原则,是把众多的路径减少到一条——那就这么走吧,你没别的选择。
这些方法是提炼自许多神经科学原理,我们在做这些动作时,在本质上影响到了大脑的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即大脑里负责行动和注意力的部分,以促使你做出行动。除此之外,这些方法还刺激了我们的基底核(basil ganglia),也就是位于大脑皮质底下一群运动神经核,从而降低了发起行动所需要的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好习惯打卡
✔︎早起(61/100)
✔︎一日一面膜(48/100)
✔︎睡前泡脚or洗澡(45/100)
✔︎睡前刷牙(49/100)
✔︎睡前日记(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