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某个企业做新员工入职培训,总有好学上进的学员跑来咨询问题。
“作为管理者,我是要做一个大家喜欢的人还是大家尊重的人?”
“和异性领导出差,该怎么得体处理?”
“如果和同事有意见分歧,我该如何表达不同意见?”
“我是个很内向的人,不主动争取会不会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
“我不会喝酒,当领导非要我喝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如果老员工就是欺生,我该如何融入他们?”
…………
当我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中肯建议是:“别想那么多啦,先上班再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万一没掩住没挡住,那就爬起来总结教训,等下一次继续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你是否会觉得我是在糊弄或者敷衍这些年轻人?你还真的是错怪我啦。
当一个人真正走向社会,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时候,他需要大量的非认知技能。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只是为了提高人的认知技能。
上面的这些问题都是具体的场景下的问题,即使我告诉了你一些方式方法,然而场景是会变化的,如果你没有真正接受过场景训练,那么下次就又不知道怎么做啦?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家庭给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两个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特点:
第一,基本上只提供认知技能,而且这种认知技能时一种类型相当单一的认知性技能。
第二,消除了场景多样性。
这一代年轻人大部分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场景非常单一,只用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交道,平时沟通用的说法大部分是祈使句,例如“我要什么?”“我想吃什么?”
如果一个场景只用说“yes”或者“no”的话,那么这个场景其实很简单的。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简单的场景,你的智商和情商遭遇的挑战就会比普通的人要低的多得多。
再加上现在的学校教育是用硬性的手段让学生生活在单一场景中,只用考虑分数而不用考虑其他,例如现在学校为了安全取消了小孩的课间活动和很多的课外活动,殊不知就是课外活动都能让小孩多些场景训练。这就让小孩只练就了应对考试这种单一场景的能力。
如果这类人进入职场,第一个可能的反应就是慌张。接下来可能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以我的强势去压倒别人,第二种干脆认输。
有大家庭生活经历的人一定知道,这种祈使句在大家庭中根本行不通,因为没人听你的。大家庭中的复杂场景让这里面的小孩子从小练就了更多的生存技能,例如一个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注意,就得想尽一切办法包括用装病这种招数,例如一个排行末尾的小孩为了避免被哥哥姐姐欺负,就得想办法和他们搞好关系包括用些阴招。例如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在时需要一种做事方法。例如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在时就需要另一种做事方法。例如和大哥的相处方法就跟和妹妹的相处方法不一样。
大家庭的孩子要在这个多场景当中活下来,活的还不错,他就必须要拥有应付多种场景的能力。如何在一个看似很被动,常常被忽视,自己不仅不是主角,有时候甚至连配角都不是的那样一个环境当中如何获得主动性,这是他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教育是一种我们没有意识到是教育的教育。他在这种教育当中获得的技能是一种非认知性的技能。
大部分毕业生从学校过度到职场为由无数个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场景训练,那么如何应对呢?
1、上学期间就要创造走出家庭的机会,规避家庭的单一场景,例如住校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2、上学期间多多参与学校的活动,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创造了另一种场景。
3、谈恋爱是一种很好的场景训练,相对来讲谈过恋爱的处事能力会优于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
4、勤工俭学的话最好不要选择家教这类有封闭场景的工作,最好选择开放式场景的工作。
5、可以通过研究一些小说(电视剧、电影)去体会场景能力,例如经典著作《红楼梦》,《人民的名义》等。
6、少看理论的书,多听那些有工作经历的人告诉你会有哪些坑?也就是常规说的案例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