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很多文章,但从未写过故乡。我的故乡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圪报村,它很小很远偏很不起眼,提及它时无几人知晓,但在我心里它是神圣的。
我想写故乡了,这个想法仅仅是几日前萌生的。那天看综艺节目《朗读者》,里面白岩松诉说了他的家乡在呼伦贝尔 并且朗读的内容也是自己的作品《长大回家》。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故乡的力量。
今年我十九岁, 我在想,无论以后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他乡,都要常回到故乡看看。
谈及故乡,似乎既陌生又熟悉,我可能只记得那片黄土地。在我六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不得不辗转到其他的村子里,在那个村子也只呆了一年,又搬到一个山区。父亲与母亲终日给别人干活,为了日后能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拼命的攒钱。在那个山区,时长会有蛇出现 母亲害怕蛇,终其原因,她害怕蛇伤害到我。所以又不到一年,我们又换了一个地方,这次比较稳定,我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都在那里。起先,日子并不是很好,仅仅是有一个落脚处,院子没有门,没有墙,住着下雨就需要在炕上放盆接水的屋子;喝的井水里被调皮捣蛋的孩子灌上了机油,气味刺鼻难闻,无法做饭,被迫到别人家去借水。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当时在我心里,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已经不亚于乞丐了。可能上天总是眷顾我们,邻村有家人在街里做生意,有新的房子,老房子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人来帮忙照看,恰巧这时父亲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在那个院子里一住就是五年,我记得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家里还开了小超市,我经常在放学后帮着打理。但我出生的那片黄土地,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模糊的。
日子总是很快,时过境迁,在我上初中的一次假期,我们家搬回了老家,我也终于看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
和别人的故乡不一样,别人说起自己的故乡,用的总是“沃土”,而我们村子都是盐碱地,水也是碱水,以至于出生在这里的人牙基本都是黄色的,这也成为我上初中被周围同学取笑的一个原因。
村子不大,也就几百个人口。一开始,男女老少都有,后来为了谋生,壮年和有一点文化基础的妇女都外出务工。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年幼的孩子和劳动能力较弱的人。
剩下的这些人靠着这片黄土地过着日子。每家的耕地也不是很多,但养活一家几个人还能说得过去。这片黄土地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朴实的劳苦群众。春天,到了耕作的时候,人们都起早贪黑,细心经营着自己那快田地,为了在秋天能有个好的收成。夏天老天有时也会苛刻,总是不会降雨,雨水对于一个缺水的村子来说多么重要,种地的基本都是靠天吃饭。在丰收的季节总会看到三五个老人闲暇的时候坐在墙根处,眼里充满喜悦,谈论着自己家的状况,有的甚至还会攀比,争得面红耳赤。冬天就是人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不用干什么活,准备一些过年的东西即可。好像每个四季都这么轮回。
有一次,我和父亲去掰玉米,随手捧起一抔土,泥土的味道沁鼻而入,那种质感也是我这么多年没有触碰过的。有些熟悉,又有些愧疚,觉得自己对这片土地太陌生了。“土”虽然不值什么钱,但却有着特殊的情结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还有几家种地的,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人工的去点种,锄草,现在都是机械化。这些冷冰冰的机械减少了人们与这片黄土地接触的机会。可能在将来,会完全的取代。
现在,国家要发展新区,需要大面积的征地,我的故乡便成了征地的对象之一。人们失去了很多土地。当然了,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贴款,这对于一些年迈的老人来说,往后的日子是很好了。但是对于一些还在靠种地吃饭的年轻人来说,失去了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的指向标,毕竟土地可以循环使用,而得到的补贴款却不能。并且这些人也舍不得这些土地,这么多年过来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结婚生子,突然要没了,肯定觉得不自在。
这片土地养育了这个村子的人,不论失去还是拥有,我们都会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