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刀锋》是前天读完的。
之所以今天才开始做阅读记录,是因为我想冷静一下,看看过段时间是否还想着它,如果还在想,就证明确实不错,值得也必须来进行复盘。
今天先讲它的主要内容。
从情节上来说,《刀锋》的故事很平淡。
毛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他所认识的几个美国人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一个法国人。
故事从1919年开始。这一年的某一天,在芝加哥做短暂停留的毛姆,因一个旧识之邀,认识了后来全书的主人公们。
男主角拉里,一个孤儿,在一次飞行战斗中,好友为了救他而牺牲,从此精神陷入迷惘,开始了终其一生对人生意义的求索。为此,他拒绝进入大学深造,拒绝亲朋好友为他安排的好工作,而是自己每天花大量时间去阅读、思索、游历,在阅读与思索劳累之余,他做矿工、农场工、水手等等底层工作,他在物质上的花费少得可怜,从不参加他本所属的上层阶层的任何社交活动,住的地方只求方便到图书馆或大学看书方便,而对其环境设施的寒碜简陋毫不在意。
他本来有一个美丽迷人、家境富有的未婚妻伊莎贝尔,两人青梅竹马,彼此相爱。但拉里在战后的所作所为被认为“不正常”,伊莎贝尔也很难理解他。她给了拉里两年时间去“晃”,约定两年后,如果拉里还不能恢复“正常”,就解除婚约。
在两人最后的摊牌中,小说的描写非常精彩。拉里和伊莎贝尔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在此碰撞。
后者的观念代表了主流价值观——要有工作、要能够赚钱、要有锦衣玉食,一句话,就是过富裕的生活,有社会地位有身份。
而拉里的观念,却是那么让伊莎贝尔觉得不可思议。拉里认为,他每年有3000块的收入,足够两人在巴黎生活了,还可以有节余出去周游世界。因为用不着上夏奈尔服装店,也可以穿得很好,而有趣的人也并不是住在富人区的,因为有趣的人一般钱都不多,像画家啊、作家啊、 学生啊等等,拉里认为跟他们在一起比跟那些侯爵公爵夫人们有趣多了。拉里想让伊莎贝尔懂得,他向她所建议的生活比她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因为精神的生活才是令人兴奋的;经验丰富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使你对世界上任何权力和荣誉都视若敝屣”。
可是,伊莎贝尔并不懂得。她要的是及时行乐。“要做别人家都做的事”:参加宴会、舞会、打高尔夫、骑马,穿好衣服,不要坐电车和公共汽车到处跑,要有自己的汽车,旅行不要坐二等舱,也不要住三等旅馆……
这样的两个人,当场解除婚约、和平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