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有人感慨于最凄凉的爱情与最悲恸的守望;有人惊叹于作家严谨冷峻的推理;有人害怕于社会的阴暗;而我,庆幸于我没有雪穗一样的黑夜,我是自己的太阳。
整个故事起源于少女雪穗的母亲因为家境窘迫让女儿出卖肉体,男孩桐原亮司的父亲是众多的交易者之一,在目睹母亲与当铺伙计偷情,父亲在烂尾楼里性侵雪穗以后,亮司与自己喜欢的女孩雪穗一起先后谋划杀了亮司的父亲,雪穗的母亲。两个失去完整家庭的少男少女怀着阴暗的秘密活了七年,然而当亮司发现当年的案子依然有人追查并且已经怀疑到二人以后,为了遮盖这一切,二人一步步谋划,用尽各种手段将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一除尽。
故事背景设置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社会失业人口众多,道德沦丧,精神空虚。。有人说两个绝望到近乎变态的孩子也是受害者,这点我无疑是同意的。书中处处有时代的印记,而两人在某种程度上亦是时代的牺牲品。小说中的二位主人公的家庭都有无数的冲突与矛盾:贫穷而肮脏,富裕却背叛。小小年纪的他们亲眼目睹着道德与伦理就这样混乱,甚至,自己也是参与者。雪穗不仅承受着家庭的不堪,更要与社会周遭鄙夷的目光作斗争,她不想如此,却没人给她选择的机会。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中国,有许多的犯罪者实际上也是受害者,我们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以我的目光去审视我所在的中国,到处都有不平衡。有为了争遗产而残杀的亲兄弟,有因为被心仪女生拒绝就泼硫酸的大学生,还有18个不应该是许多个目睹小悦悦横尸马路却袖手旁观的路人、、、我们因为追逐利益而六亲不认,因为相互算计而妻离子散。法律与人伦,利益与底线,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种种矛盾纠缠,交错,不分黑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能独善其身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能,关键在于选择,在于世界观与道德观的建设。
读过此书,我深深的替雪穗和亮司感到惋惜与痛心,因为在他们的年纪,没人教他们是非对错,他们所接触的全部都是阴暗冰冷的现实,两个全力追逐甚至于乞求世界的眷顾与温暖的孩子以为对方的帮助就是全世界,以为对方的存在就是光,以为彼此就是彼此世界的太阳。以至于他们来不及去或者说拒绝去分辨这样的帮助与扶持到底是毁灭还是拯救。我这里所说,绝非是想替他们打抱不平,埋怨生不缝时,而是想陈述一个事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依靠外界环境来成长,而是要学会自我成全与救赎。我深刻的感受到,人,必须学着做自己的太阳,才能在黑暗来临时依然温暖,依然充满光明的味道。做自己的太阳,才不用仰仗别人的光,才不用苟活于现实,让灵魂无处安放。这里所说的活成太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有相通之处,也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相契合。儒家文化中讲究慎独,意思是说即使实在无人注视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底线。我所说的活成太阳,是我们要在心底存有对正义与善良的敬畏,在心底有自己衡量的世界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寒潮来临时依然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不被黑暗裹挟,不被假象敷衍。
在故事的结尾,桐原亮司为了保护女主人公,拿杀死父亲的剪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活在男主人公庇护下的雪穗头也不回,对警察说不认识这个人。我在想,一个人的所谓的爱该有多么病态才能这样无动于衷,或许雪穗早已麻木,习惯了死亡与冷漠,可她明明说过,亮司是她世界的太阳。或许雪穗已经变得坚强,可是作者却说:世上有哪个女孩只是坚强呢?我们总是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总在寻找美好,现在我明白了,空荡的追求成功与美好会驱使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的未来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明天。
与其寻找太阳,不如我们自己就活成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