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跟老公接连收到儿子的两位老师对他学习和课间的“问题反馈”。
起初,我内心还是有些小焦虑:怎么会这样,我跟他爸爸都参加了学习,为何孩子还是没有爱上学习,一心只想着玩呢?
换作以前,我可能会把这种焦虑转为愤怒,等儿子放学,不可能给他好脸色,还会准备一大推的道理给他讲,若反思态度好,还有可能风平浪静,若依然我行我素,视我们的话当耳旁风,必然等待的是场风波,以儿子委屈的哭泣收场。
但接着我马上一转念,这个现象说明我们行动的还不够,孩子转变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润物细无声,不能着急,我们只需要深深的相信,并静待花开。少一些期待,多一些关心和呵护,只要给足了雨水和阳光,孩子一定会自然生长的,因为自然是最厉害的力量。
等儿子放学,我没有一句说教,先来了句,儿子一天学习辛苦了,温柔的跟他讲起他的试卷,并套用《微教育》里的措辞:“宝贝你这次考得不太理想,这不是你的水平,你的水平远远比这个高多了!是不是最近心情不好?可以跟妈妈说说。你看这道题,你肯定是会做的,肯定是粗心了吧,还有这道题,对你完全是小菜一碟,但是你做错了,不过失误很正常,这次没考好,咱们下次继续努力!你不用过多地和别人比较,只要一次比一次好就行,妈妈相信你!”
儿子虽然还是有点抵触做卷子,但依然能够跟着我的节奏把错题都改了。孩子不爱学习,一部分跟老师的互动感差有关,但大部分还是源于他在学习上获得的成就感低有关。这半学期,我几乎很少关心他的作业,更甭说辅导,也是本着希望给他足够的自由,让他遗忘以前我老揪着他作业不放的痛苦记忆。估计放得有点彻底,适时还是需要去引导他巩固下难点。
晚上看到这句话,触动蛮深的:“想”是一切行动的开始。儿子对学习的欲望还没有从内心被激发出来,不明白学习的意义,靠的只是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被动的执行而已。
接下来,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他对学习的态度不以老师的态度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