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一周中最累的一天,上班时像鼓足的气囊,下班后全瘪下去,啥事不想干,只想偷闲放空自己。毫无头绪的微课比赛,厚厚的学生作业纸,通通抛之脑后。
穿街走巷从东城跑西城剪了头发。回家路过学校门口,发现许多小电驴候鸟似的静候着,那是高三党的家长啊。
最纯不过父母心,蓦然想起孩子多年的学习直至上了大学,我们好像也没接送几次,不觉心生愧疚,但随之释然。
呱呱坠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步入学堂,青春萌动……孩子成长的每个历程,我们始终在线。他的一颦一笑,他的一举一动,他的点点滴滴已然是我们记忆画框里最绝妙的风景。亦是人世间最好的礼物!
吾家小子已粗粗长成,总算没成歪脖子树,算十分幸运。曾经有段时间沾沾自喜,以为是自己的教育之功。现在细细回想,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的事真没少做。他的今日只能说是他的生命底色足够透亮,他的生命之树足够茁壮。思自此,羞赧冷汗从心底汩汩而出。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成长周期和曲线,我们可以期望,可以憧憬,可以扶持,可以矫正,可以设想他将成为怎样的美好人设,但不可过分干涉,他可能会成为你根本始料未及的那个人。他,就是他自己。
为人父母者得全盘接受。
所以,教育孩子很奇妙,教育本质上是一场赌局,博弈结果不下牌桌不见分晓。
一切自然就好,在身边就好好珍惜彼此,羽翼丰满就放手助其飞翔。
孩子有孩子的梦想,家长有家长的自我,我始终不赞同“忘我式”的父母之爱,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应是各自的心灵成长成为对对方的相互激励以及人格上的相互崇拜。
孩子上大学了,交流不再像在身边时那样的随口而出,可以根据脸部肌肉动作表情进行细致地判断他的情绪波动。有时做事做到一半,脑海会忽然闪现:他此时在做什么呢?会时不时地去查查那个遥远的城市的天气近况,会特意去看看他的朋友圈或者QQ动态。如果这算是一种牵挂的话,我是不能免俗的。所幸现在有了电话,微信,视频这样的现代交流工具,为我等这样的俗人搭建了情感连结的桥梁,开拓了彼此关照的窗口,冲淡了不少思念之苦。
但我不应把思念看得太重,别用爱的名义把思念编成藤蔓缠住孩子前进的脚步。
而应“努力加餐饭”,用心经营自己的精神小屋,少了孩子在身边的许多琐事羁绊,正好趁着悠闲,去编织未竟的梦想,去尝试想做却未做的事,挺好!
孩子学成归来,父母段位提升,代沟现象是否可以减少?
这是不是又一种人生美梦?
我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