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铃响,清晨的阳光透着微凉,我满眼惺忪地坐起身来,回味着被窝里的美梦,接着重复平淡的一天。
等到下楼时,阳光正好爬上阶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与我擦肩而过,让我不禁留意,她背着帆布包,包里装着几本书,想来应该是赶往图书馆或课堂。
楼下的小卖部总是人来人往,“欢迎光临”的机械声久久回荡,只有在清晨与夜晚才会停歇。我随意拿了个小面包就到前台结账,在机械声的相送下,赶往教室。上课铃响,我也刚好落座,旁边桌椅散落着几张传单,或许是显得杂乱,所以被搁置一旁。
上课时,风总抚过窗口,轻轻吹动着传单,扰人思绪。老师细细地讲述着我们所不知的一方天地,让我沉浸其中,讲台的高度也有了寓意,台阶之差,相距万里。微风不知何时远去,下课铃也随之响起,牵引一阵收书的细碎声响。吃过饭,我正思索着如何度过接下来的闲暇时光,晃神间,迎面走来了一个眼熟的人,还是那个女孩。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奇妙,见过一面的人总会接二连三的出现,直至产生交集。
我们再次见面是在第二天的课堂。我依然坐在旧座,只是旁边的桌椅不再散落传单,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人。她依旧背着帆布包,俨然一副学霸模样,我本想开口认识一下,又自觉冒昧,便没有出声。课程接近尾声,我开始默默收书,旁边忽然响起一道女声:“你好,可以认识一下吗”,我有些茫然,但片刻后便抛之脑后,介绍起了自己,于是伯牙与钟子期悄然结识。
我只记得,那天不再漫长,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侃侃而谈,不知疲倦,用一个下午游览彼此的记忆趣事和人生轨迹,直至路灯缓缓亮起,一盏接着一盏,灯光铺满地面。
这份短暂的交集悄然扎根于我的生活,平淡无波的时光里泛起涟漪,让我思绪纷飞,或是喜悦,或是遗憾。年少时,也有几个玩伴,一起行走于田间旷野,那时总以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总是嬉笑着忽略每一次归家时的道别,等长大些再出门时,才知离别没有归期,只迎来阔别多年的短短几句问候。
我与女孩的相识定格于傍晚的黄昏,是追寻生活途中难得的休憩,赶路时,不得不再次道别。但这次,我不再缄默不语,“下次见”成为我们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