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那些图集堆积起来的文章,略配上些些简单直白的文字,阅读起来轻松又搞笑。
那天收拾东西,看到中学时期的作文本,大致翻了翻,竟然诧异于自己当时的文采,原来我小时候那么会写呢,小小的自我得意以及惭愧的自我批评之后,又整理了一把那个时期的书,很多本杂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读者之类的,还有很多的鸡汤文,更多的是文学书,从郭敬明、韩寒、汪国真到老舍、三毛、张爱玲;从《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到《嫌疑人X的献身》《遇见更好的自己》,整理下来才发现,天哪,我都不知道原来我看过这么多的书,为什么现在记忆里都找不到任何影子呢,那些字是都被我给吃了吗?
不过,这些还不是重点(还好这些都不是重点,什么?!这些难道还不是重点吗?),重点是,在很多的书里,都有我当年标记出来的错别字,我一直有一种毛病,不在书上乱画乱折,看到想要记录下来的或者想说的,便在笔记本上抄录下来,还有一些链接内容的,便是拿张纸写下来夹在书里面,当年那样的功夫,现在几乎没有了,虽然还是会看一些书,但大多数是在利用一些零碎时间,连续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深度更是越来越谈不上了。
不过现在反而更加喜欢阅读小篇幅的文章了,通过微信公众号里文章的阅读分量就可以看出,想我上面写的这种大段大白话也是没多少耐心一字字的仔细看的,那些简短的,有意思的,有许多图片或小故事的文章越来越能够引起我的阅读兴趣。
已经浮躁到连阅读都变了质。
这真是一个吓人一跳的结论。
当自己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的时候,往往说明问题已经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了,或者说,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至少,已经完成了质变的过渡期。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一点一点的逐步沦为标题党。现在的新闻也好,文章也罢,大多取一个略有噱头的名称,才好发布,才能引来更多的话题、关注度、阅读量。无论内容如何,标题已经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无论是作者本人或者文章属性,都希望引来更多的关注。数据几乎成为了评判文章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作者主动或者被迫抛弃文章主旨,选择一个更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标题来吸引目光。这就造成了许多人抱怨的文不对题的现象。但这种现状绝不仅仅是写作者能够掌控的,决定是否阅读的是读者的心理。
写作者不过是迎合读者的口味抓人眼球罢了。说到底,不过我们这些看客们沉不下心。
有许多的好文章,或者说,许多不愿去迎合的作者,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就这样失去了被发现的机会。(当然,我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我也是个追求阅读量的庸人)
即使无力改变大环境,意识到问题也终究不是坏事,鸡汤中提倡重在改变自己,这不,戒浮戒躁从下笔动手开始,努力坚持也是培养耐心的一种方式。
PS:许久不曾写了,我当然知道确实不怎么样,乱七八糟就当做是风格,大家伙儿凑合着看吧。(要凑合的事多了,不多这一件不是)
闲言碎语叨叨叨:写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吗?说得好像以后就能不这样了似的……